捐獻造血干細胞、跨越3000公里為患者送去“生命種子”
與時間賽跑的“生命快遞員”
在城市打工20余年,也投身公益事業20余年,作為一名“生命快遞員”,葛俊龍不僅要細心耐心,還要爭分奪秒,為等待移植造血干細胞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所有人 各位隊員,本月4號需要一人送髓”,3月1日,在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的送髓小分隊微信群內,該消息發布的第一時間,眼疾手快的葛俊龍便“搶單”成功,攬下他作為志愿者的第3次送髓任務。
“速度呀@龍哥”“坐到路由器上了這是”……在小伙伴們“羨慕嫉妒恨”的嬉鬧中,葛俊龍悉心做好準備,背著裝有22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的藍箱子,從長春飛躍3000多公里,為廣州某醫院正躺在移植倉中的18歲白血病患者,送去超時速救命“快遞”。
“咱年輕力壯的,獻點愛心”
“做建筑裝修這行,有項目時根本抽不開身,趁著天冷還沒開工,我得趕緊‘搶單’跑一跑,別人都送七八次了,咱也不能差太多。”因為順利搶到此次送髓任務,葛俊龍頗有些興奮。
“葛俊龍是我們送髓小分隊的5名志愿者之一,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曾捐獻過造血干細胞,并經過嚴格考察和專業培訓,人品過硬、做事靠譜,才能擔負起這份‘生命快遞員’工作的重任。”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負責人劉艷麗說。
今年38歲的葛俊龍老家在長春德惠市大房身鎮姜家店村,17歲便開始進城打工,蹬三輪車送過菜,在建筑工地上擰過鋼筋,干起活來不怕苦不怕累的踏實勁兒,與他溫厚淳樸的長相一脈相承。
18歲時,初到長春的葛俊龍在街上溜達,被紅色的獻血屋吸引。“在電視上看到有義務獻血這回事,咱年輕力壯的,獻點愛心。”葛俊龍說話簡單直白,憨厚里透著一股可愛:“第一次獻了400cc,沒啥感覺,就是有點怕大針頭。”
此后,葛俊龍每年都要獻血兩次,看到獻血屋墻上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公益廣告,還主動簽了協議,留下兩管血樣。讓葛俊龍倍感幸運的是,在十幾萬分之一的超低概率中,他的血樣匹配成功,并于2018年4月26日,成為吉林省第66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為北京某醫院的一位80后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作為一名“生命快遞員”,雖已年近40歲,葛俊龍投身志愿服務仍是一腔熱忱,被問及原因,他還是那句:“咱年輕力壯的,獻點愛心。”
送髓就是要與時間賽跑
“這200多毫升的髓液就是一條命,絕對不能出問題,而且超過6個小時細胞的數值就會往下掉,越早送到患者那越好。”3月4日中午,葛俊龍比約定好的時間提前90分鐘來到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等候期間,他又看了看已經背了好幾遍的護送途中注意事項,反復檢查相關手續,神色極為認真。
和普通快遞不同,“生命快遞員”護送的骨髓液不僅價值非凡,且嬌貴異常,容不得絲毫閃失。送髓路上,背著約10公斤重的箱子分秒必爭地趕路,隨時可能面臨突發狀況,是對送髓者體力和反應能力的雙重考驗。
“運送箱是保溫材質,里面有6塊藍色液體狀的冷媒,冷凍后是結晶狀,箱子外面有個溫控計,運送期間必須保持在2至8攝氏度,吃飯、上廁所都不離身。如果溫度超標了,就要馬上處理,或者買冰鎮的礦泉水、冰塊放里面降溫,或者把冷媒拿出來一塊,試溫后再放進去……”說起注意事項,葛俊龍很是較真。
髓液不能照射X光,每次換乘須安檢的交通工具,葛俊龍都需要出具相關證明,遇到不了解情況的安檢員,還要反復解釋。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護送任務中,他全程都要緊繃著神經,卻又要在與人溝通時保持耐心。
“第一次送髓時,就怕地鐵、高鐵安檢會耽誤時間,特意讓媳婦開車送我到機場,不過最怕的還是會出現航班延誤等問題,這時就必須要跟機場溝通盡快起飛,或及時更換其他航班。畢竟,每耽誤一分鐘都可能會影響髓液質量。”葛俊龍說。
此前,分庫工作人員送髓時曾遇到機場安檢人員要求對冷媒抽樣化驗的情況,差點沒登上飛機。此次送髓返程途中,葛俊龍也遇到了相似情況,所幸髓液已順利交接給患者的主治醫生。
在公益事業中汲取力量
從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到創辦自己的公司,葛俊龍這一路走來并不容易:“每次遇到困難挫折,想一想這20年來堅持的公益事業,就又覺得前面充滿陽光了。”
在建筑裝修行業,想要拿到項目,有人靠人脈,有人靠實力,而小老板葛俊龍則靠“實誠”,實實在在做生意,寧可少賺也不偷工減料,絕不坑人。
“能為不認識的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生意就更不能差事兒了。”劉艷麗告訴記者,葛俊龍的實誠勁兒是出了名的,當年捐髓時,配對患者的主治醫生提出想要多采一些以備患者可能復發時使用,他知道后二話沒說,就兩個字“抽唄”,最后還是被劉艷麗以不符合規定為由婉拒。
加入送髓小分隊也是葛俊龍主動提出來的。在成立送髓小分隊之前,送髓任務由吉林分庫的工作人員來做,不過由于人手少,其他工作也很多,大家經常忙不過來。小分隊建立后,不僅減輕了分庫的工作壓力,也讓這些捐髓者的愛心通過另一渠道傳遞出去。
在葛俊龍的手機微信中,“送髓 送髓”群不僅置頂,且從未設置過“消息免打擾”,這也是他此次能第一時間搶到“訂單”的原因之一。妻子知道后還笑稱,這是她都沒有的“待遇”。
善良溫厚的葛俊龍,家庭十分和美幸福,全家人都非常支持他做愛心事業,不僅妻子跟著獻血,剛12歲的女兒也成了班級里的熱心人。此外,還有不少朋友受他影響,也想跟著一起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
“每一個做公益的人都不是為了名利,幫助了別人,心里會特別舒坦,而且還能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也是一種讓我能更加認真生活、熱愛生活的動力。”葛俊龍笑呵呵地說。
據了解,截至3月11日,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的數據樣本已經有6萬多份,有10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配型捐獻成功,小分隊成立3年來已穩妥護送30多例。(記者 柳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