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亂點”變“綜治亮點”
——靈川縣推進八里街智慧警務建設工作見聞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巫美橋紅 通訊員 呂國慧
八里街,位于靈川縣城與桂林市區結合部,地域面積3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1萬人,常住人口12萬人,下轄5個社區、80個居民區、13個散戶區。該區域緊鄰桂林火車始發站、汽車客運站,交通便利,流動人口多,出租房密集,社會治安形勢復雜。尤其是八里街嘉興巷、銀莊巷等散戶區,警情高發;歐洲小鎮市場及城北市場扒竊案件不斷;街道小巷錯綜復雜,門牌地址不清等,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里,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
去年9月起,靈川縣公安局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撐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對靈川八里街這一桂林市的治安亂點進行綜合整治,在區域內大力推行前端多維感知設備建設,依托警用3D地圖及AI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合成作戰系統,強化無物業小區和出租房的管理,開展“管、防、視、控”信息化合成作戰。目前已初步建成“五位一體”的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該體系覆蓋92棟獨立出租屋、2個圍合小區以及5個小區、704套出租屋。自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八里街區域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1.66%,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8%。
“現在閑人連小區的大門都進不了!”家住八里街的王阿姨對自己住的小區贊不絕口。在靈川縣公安局八里街派出所的推動下,智能門禁、微卡口、煙感地磁等感知設備建設完成,王阿姨住的小區自去年以來,實現入室盜竊案件“零發案”。
“之前麻將館24小時營業,涉賭現象普遍,周圍居民不堪其擾。”市民孟女士是八里街的老住戶,因為樓下的麻將室,她沒少報警。如今,八里街重點場所,特別是麻將館實行規范管理,統一安裝了攝像頭接入八里街派出所,配合統一檢查及日常管理,一經發現涉賭違法行為,將依法整頓停業、依法取締。同時規定營業時間,避免產生噪音影響群眾正常休息。“管理規范也不擾民了,解決了我們的老大難問題。”孟女士對這樣的改變特別欣喜。
過去,有些老百姓跑到派出所咨詢自家房屋標準地址是多少號?民警一看戶口本,再實地走訪,也分不清南北。靈川縣進一步探索實踐新的社會治理現代警務模式,大力推進“一標三實”智慧門牌建設。通過做實做強標準地址信息服務平臺,拓展二維碼“互聯網+”應用,融合水、電、氣等管理要素,形成關聯網絡,民警通過二維碼完善出租房屋、流動人口有效管理,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郵件、包裹更快速精準送達,周邊服務快速掌握,危難之際一鍵報警,讓有限資源最大化地滿足群眾需求。
目前該區域共采集標準地址信息12.5萬條,實有人口信息40.9萬條,實有單位信息142條,實有房屋信息6.3萬條,制作安裝“智慧門牌”5355塊。“通過智慧警務平臺,可實現智能感知、精準識別、觸圈預警、實時響應,牢牢織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膘`川縣公安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八里街區域刑事警情環比下降50.55%,破案率環比上升45%,入室盜竊案件立案數環比下降32.8%。
“民警24小時不間斷巡邏,治安環境明顯改善,老百姓安全感增強。前幾日,民警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4小時抓住扒竊嫌疑人,幫助群眾追回被盜手機�!闭f起八里街如今的變化,當地群眾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靈川縣人民群眾安全感指數高達98.69%。3月31日,桂林市全面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現場會在靈川縣召開。該縣八里街專項整治行動帶來的巨大變化,引起了代表們的關注和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