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日本伊人色综合网,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新春走基層丨非遺里的年味

桂林市臨桂區非遺里的年味。記者 黃海健 通訊員 莫培矩 攝制

“醒獅”鬧鄉村、千年斗雞賀新春、貢品麻布制作、兒時年味油香品鑒……1月21日,一場融非遺展示、民俗文化展演、美食品鑒、“村晚”文藝表演于一體的鄉村新春文化盛宴,在桂林市臨桂區六塘鎮嵐巖村精彩上演。

舞龍表演。通訊員 莫培矩 攝

當天,該鎮舉辦2025年“慶豐收 傳非遺 享村游 迎新春”文化活動,讓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非遺”村游,過一場兒時年味的傳統民俗活動,營造喜慶、歡樂、文明、祥和的新春氛圍。

記者在嵐巖村看到,到處張燈結彩,鑼鼓喧天,人流如梭。舞獅、斗雞、彩調等表演活動精彩紛呈,游客觀眾邊走邊看、邊品邊拍,體驗非遺年俗和傳統文化。

據介紹,活動將非遺麻布制作展示、非遺油香制作展示、非遺彩調表演、非遺斗雞表演,與打糍粑活動、臨桂美食展、書法家寫春聯送福字、“村晚”等活動融合進行,打造“非遺+民俗+美食+村晚”新春活動矩陣,吸引廣大市民游客走進六塘古鎮,品味地道美食,感受臨桂鄉村魅力。

瑤族小姐姐品美食。通訊員 莫培矩 攝


在非遺麻布制作展示區,織布機框上的竹條已被磨得光滑,泛著古銅色的光澤。74歲的麻布老手藝人秦志五正嫻熟地操作織布機,只見踏板起落有致,梭織左右穿梭,擋板來回漂移,不一會兒,一根根麻線就被扣緊、壓實。“六塘鎮自古盛產麻布,唐朝時期六塘麻布還被桂林府選送為貢品,獲得皇帝喜愛,從此在全國掀起穿用六塘麻布的熱潮,六塘麻布也因此名揚天下。”六塘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世紀90年代,六塘麻布還遠銷越南、韓國和日本等國家,麻布制作工藝于2008年入選廣西第二批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老手藝人秦志五織麻布。通訊員 莫培矩 攝

游客群眾圍觀織麻布。通訊員 莫培矩 攝

油香制作展示區前,油香制作手藝人剛炸好油香,就被市民游客搶著品嘗了。“小時候一到六塘圩日,就盼著父母能從街上帶幾個油香回來解解饞。沒想到離開家鄉20多年,還能嘗到阿姨做的油香,還是兒時的味道,特別開心。”返鄉過年李女士說。據介紹,六塘鎮有廣西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回族600余人,較好地保留和傳承回族文化習俗。油香是當地回族的特色美食,臨桂回族油香制作技藝于2021年入選第八批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雞斗士”在決斗。通訊員 莫培矩 攝


斗雞現場圍滿游客群眾。通訊員 莫培矩 攝


在斗雞表演現場,只見“雞斗士”一脫離主人的雙手,便氣勢洶洶撲向對方。兩只“雞斗士”在比賽池中上躥下跳、左右蹦跶,時而以雞喙叮對方雞冠,時而以爪子互撕,打斗場面緊張而激烈,吸引不少市民群眾駐足圍觀。據了解,斗雞是六塘古鎮一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六塘鎮春節活動的一大熱點,六塘斗雞文化于2008年被列入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既有非遺文化展示,又有民俗文化活動,還有很多兒時過年經常吃的油香餅等美食,是一場‘非遺’味十足的活動,感受到濃濃的年味。”桂林市民楊女士說。

據悉,此次“村晚”活動在呈現上堅持觀非遺、知年俗、享年趣、品年味,通過歌舞、彩調、笛子齊奏、旗袍秀等節目形式,抒寫鄉村振興新樂章、演繹村民勞作日常、唱出群眾幸福美好生活,有效促進農文旅融合,煥發“村晚”新風尚,讓市民游客在歡樂喜慶的氛圍中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樂享臨桂美麗鄉村建設的豐碩成果和蓬勃生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