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堯告村、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塘水村等地迎來2025年第一場雪。在柳州市區,一些商家通過技術手段打造冰雪場景,讓市民實現家門口的“冰雪消費”。
人造雪景火爆
1月9日晚,記者來到位于靜蘭灣水上休閑運動中心的一處露營地,只見綠油油的草地上覆蓋著白色“雪毯”,童話小木屋上的“積雪”如奶油般層層堆砌,在漫天飛揚的“雪花”中,讓人仿佛置身于3000公里外的東北雪鄉。
夜色靜謐,人造雪景帶來浪漫情愫。
“快看!‘雪花’落到你頭上了!”上月25日,柳州市城中區一家大型商場外的造雪機噴出人造雪,人潮的歡呼聲、歡笑聲此起彼伏。不少市民將拍攝的照片發布到社交媒體上,與朋友分享這份冬日的浪漫與美好。特地帶女兒到現場看“雪”的市民覃女士說:“在市區看‘雪’新穎有趣,還能讓孩子積累繪畫素材。”
火爆的人造雪景。
投入成本換來客流
記者發現,“出片效果好”是引發市民簇擁觀賞“雪景”的主要原因,這一因素也為商家帶來火熱的客流。那么,“雪景”是如何打造而成的呢?記者向商家了解到,主要為場景氛圍搭建、雪花機兩大類組成。
市民在人造雪中拍照。
露營地經營者表示,為打造出片的“雪景”,他學習一線城市的經驗做法,用大型泡沫搭建“雪山”,在木屋上鋪上一層白色海綿,地面則覆蓋一層細軟的白色石英砂,再用噴雪機定時噴出雪花,固定成本在3萬元左右。“‘冰雪經濟’為店內帶來較好的客流量,花費還是挺值的。”他說,現在每天都有近百人前來打卡拍照。
情緒價值激活消費
對年輕人來說,“冰雪消費”代表著一種新的消費風尚,一些市民還在網絡購買仿雪花片噴氣罐,3~5元左右的花銷同樣也能手動滿足冬日“看雪”“拍雪景”的心愿。
此外,“冰雪經濟”還衍伸出攝影產業鏈,部分攝影工作室近日紛紛上新“雪景”主題的拍攝服務。“進入冰雪季后,預約雪景拍攝的顧客日益增多。”商拍攝影師阿斌告訴記者,雪景主題攝影以愛美的90后、00后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
攝影工作室為消費者“造雪”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