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欽州浦北縣樂民鎮金康村的一座山坡上,一臺農機在清理泥間雜草、翻新土地。數月前,這片山坡還是一片荒地,現由金康村黨總支部牽頭,組織黨員、農戶拉開麻筍種植序幕。
素有“嶺南山珍”美稱的麻筍食用價值高且種植容易。樂民鎮經過多方考察,決定盤活鎮里閑置撂荒地、山林荒地等資源,整合流轉當地群眾土地,在金康村、白石村一帶打造千畝麻筍基地�!拔覀兺ㄟ^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由合作社負責產銷管理及分紅,推動麻筍基地化、產業化發展,現在一期項目已種植300畝�!� 樂民鎮鎮長韋立基介紹。
為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該鎮利用土地富硒元素的優勢,以蒙竹村為試點,以點帶面高標準推進農田建設,種植1000多畝“樂鄉富硒大米”,同時注冊“樂鄉富硒大米”商標,走品牌化發展路線。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靠農產品過于單一,第三產業發展也是我們帶領全鎮人民致富增收的另一個‘法寶’�!表f立基介紹,圍繞金康龍女泉網紅打卡景點,發揮以點帶面示范作用,利用豐富的礦石自然資源,統籌推進蒙竹大圣山歡樂谷休閑公園、南塘山休閑公園等一批旅游景點建設。
“以前鎮里主要是生產水泥等工業產品,效益好但環境污染大。”蒙竹村村民韋啟木告訴記者,如今,鎮里投入50萬元集體經濟項目經費,建設大圣山歡樂谷休閑公園一期工程,二期工程計劃投入200萬元建設環山公園路和觀光涼亭等設施,“環境變好了,期待有一日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