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日本伊人色综合网,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廣西日報】河池市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側記

大石山區盛開“幸福花”

——河池市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側記

廣西日報記者 王艷群 宋 瑤 謝琳琳

3月15—16日,“脫貧攻堅回頭看 鄉村振興向前走”全國重點網絡媒體云觀廣西采風團來到河池市,走進都安瑤族自治縣“萬戶萬羊”示范園、八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以及大化瑤族自治縣達吽小鎮、丹桂村等地,看曾經的深度貧困地區如何實施產業振興,繪就鄉村生活新圖景。

“萬戶萬羊”鋪就致富路

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處大石山區。在“九分石頭一分土”的惡劣自然條件下,如何謀產業求發展?在該縣“萬戶萬羊”示范園區,記者找到了答案。2017年,當地探索出了“萬戶萬羊”聯建聯營新模式,通過政府牽頭、企業建設,引導農戶通過代養澳寒羊獲得收益。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都安全縣建成了5個“萬戶萬羊”示范園區、19個聯建聯營示范基地(場),帶動20.46萬名群眾受益。

與都安瑤族自治縣相鄰的大化瑤族自治縣,同樣上演著“致富羊”的故事。2020年,大化把湖羊產業作為扶貧主導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和大力發展,基本構建了“縣萬只、鄉千只、村百只”湖羊產業發展大格局。湖羊基地建設從無到有,湖羊養殖規模從小到大,湖羊經濟效益從少到多,湖羊品牌效應從劣到優,大化湖羊產業走出了縣域特色致富路。

搬出深山富路更寬

“在家門口打工方便照顧家里,滿意!”在八仙產業園工作的易地扶貧搬遷戶黃冬蓮高興地對記者說。

八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是河池市搬遷人口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為解決搬遷群眾后續就業和增收問題,新區配套建設粵桂扶貧協作八仙產業園,吸納搬遷群眾就近就業。據介紹,園區滿產時可帶動4000—6000人就業,預計就業群眾人均月工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幫助搬遷戶實現家門口就業、穩定增收。

和黃冬蓮一樣新生活過得美滿幸福的,還有達吽小鎮的“新移民”。據了解,總投資20億元、用地面積約600畝的達吽小鎮以解決搬遷群眾創業就業為目標,以長壽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為主打品牌,融合了美景、美食、健康養生等元素。達吽小鎮的建成運營,輻射帶動了縣城周邊第三產業的興起,為搬遷群眾提供創業就業等約3000個工作崗位,讓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移民新村日子紅火

漂亮整齊的連片小樓依山而建、平坦寬闊的水泥路連通各戶……走進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鎮蘇利社區登金移民新村,采風團看到該村移民搬遷后的幸福富足生活新圖景。

登金移民新村是樂灘庫區移民搬遷安置點,也是都安瑤族自治縣鄉村振興示范型村莊。該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鄉村風貌提升、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等重要舉措,因地制宜走出特色風貌改造與鄉村振興和諧發展新路子。

穿過蜿蜒的山路,采風團來到大化瑤族自治縣古河鄉丹桂村。只見家家戶戶小樓白墻,田間阡陌一側成片菜花金燦燦,一側成片芥藍花雪白,不遠處還有幾畦正在抽芽的碧綠桑葉……眼前是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

早些年,由于地處深山交通不便,沒有地表水源,自然環境惡劣,丹桂村沒有什么像樣的產業,是一個極度貧困的行政村。在各級幫扶單位的支持之下,村里以發展紅色文旅產業為契機,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發展產業帶領農戶創富,苦盡甘來的生活越過越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