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辣椒的育種和鮮花差不多,主要也是通過雜交進行。蕭縣幾十家辣椒制種企業,每家都有自己的試驗田,每年都有自主研發的辣椒新品推向市場。據統計,蕭縣全縣每年在地栽培的辣椒雜交組合有1000多種,不過最終推向市場的新品只有四五十種。從上千個試驗組合中挑選出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選種的工作非常重要。以往當地的選種都是怎么進行的,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
由于每個人的感官不同,依靠個人經驗的選種鑒定很難精準。現在不一樣了,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團隊會攜帶專業的儀器來到田間地頭,除了精確測定辣椒的個頭、產量,還可以現場分析辣椒的色素含量,精準測定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僅如此,辣椒的關鍵指標辣度還需要送到實驗室,通過專業的儀器進行精確地測定。這兩年,蕭縣和各大高校和農業科研院所展開產學研的合作。過去辣椒雜交育種需要在地里種植六代,試驗三年才能完成新品種的驗證,如今有了實驗室的幫助,只需一年半的時間就能誕生一個新品種。科研工作者還在想方設法減少辣椒制種的人力投入。雜交育種中最費時費力的就是人工授粉,過去一畝地需要7個工人干一天,現在通過推廣三系制種,一天只要兩三個人就能干完,而且種子的質量和純度都更好。借助蕭縣的育種基地,安徽科技學院的辣椒種質資源庫擴充到了2000多種,在全國名列前茅,也保證了蕭縣辣椒不斷推陳出新,研發走在了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