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愛國衛生條例二審,將反對餐飲浪費、心理健康等納入立法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機制為民服務
南寧云—南寧晚報訊(記者彭媛媛)昨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衛生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與一審稿相比,本次條例草案有不少新增內容,其中將綠色環保出行、健康飲食習慣、反對餐飲浪費、心理健康等納入本次立法范疇。
在草案審議過程中,有常委會組成人員、立法專家顧問提出,應當細化和完善公民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樹立良好飲食風尚的內容,法制委員會研究后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是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目標。草案應當對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健康等方面給予補充。
為此,草案新增關于踐行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規定,規定公民應當珍惜水、電等資源能源,優先購買使用環保用品,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實行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盡量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并鼓勵政府采取措施逐步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新增關于健康飲食習慣的規定,規定公民應當樹立全面、均衡、適量、科學的飲食習慣,戒煙限酒,推行分餐,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
新增關于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借鑒河北省立法,明確餐飲經營者、單位食堂、家庭和公民在反對餐飲浪費方面的要求。即擬規定餐飲經營者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單位食堂建立按需供餐、用餐預訂制度,按照用餐人數采購,安排專人負責食堂巡視檢查,對浪費行為及時糾正等。
新增關于心理健康的規定,從加強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健全社會心理健康監測預警機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機制和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等方面對促進公民心理健康做出規定,引導公民客觀認識和科學應對突發事件、不編造和散布謠言。
同時,依照有關上位法要求,倡導家庭成員之間通過溝通交流、公民通過學習運用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適調方法,化解矛盾、疏導情緒,避免產生心理行為問題。
(作者: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