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上思訊 上思縣把產業、就業和創業有機結合起來,培育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推動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打下堅實基礎。
上思縣黨委、政府提出“十萬大山、百萬木材、千萬用好”的口號,制定和施行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經過數年努力,全縣115萬立方米原木全部實現縣內加工,木材加工規模以上企業從4家增加到16家,林業年產值從6.4億元增加到17.6億元,木材加工行業稅收增長6倍多。林木產業的迅猛發展讓更多百姓特別是貧困群眾就地就業,全縣木材企業46家,有工人約3700人,其中28家木業扶貧車間就有1954個崗位,已吸收197個貧困群眾實現就業。樹木種植、木材砍伐、運輸帶動就業崗位更是數以萬計,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成為可以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一技之長的產業工人。
上思還積極創新就業扶貧模式,組織開展“年度就業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江平安置點、南屏安置點就業扶貧現場招聘會”等現場就業服務工作。疫情期間,該縣專門組建了兩個500人的縣級就業信息發布微信群,累計發布就地就業崗位6000多個。通過“務工合作社+務工班車”方式,把因工作時間無法連續而只能打零工的群眾組合成靈活的固定工。在全面復產復工過程中,全縣企業沒有出現用工困難,全縣有勞動力的移民搬遷戶都實現了穩定就業。截至今年6月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木材工業用工5764人,其中貧困戶237人;限上服務業企業從業人數652人,其中貧困戶10人;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從業人數3158人,帶動貧困戶182人。
上思縣還利用多種渠道宣傳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并積極做好返鄉創業的服務保障,逐漸培養出一批有情懷、有擔當的企業家群體。(王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