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日本伊人色综合网,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防城區:推進產業扶貧 激活“造血”功能

“現在正是肉桂豐收的季節,我去幫忙剝肉桂,一天能掙到將近100元,不用出遠門打工,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方便照顧一家老小�!�5月31日,唐上雨介紹,肉桂收獲季節是他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唐上雨是防城區扶隆鎮那果村的一名貧困戶。防城區素有“中國肉桂之鄉”之稱,每年兩季的肉桂收獲時節,該區多個鄉鎮的空氣中都縈繞著濃郁的肉桂芳香。該區的村民充分利用優越的地理環境優勢,大力發展肉桂種植。肉桂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村民就業,促進了村民增收,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銀枝”。

    目前,防城區肉桂種植面積62.82萬畝,是全國重要的肉桂種植基地之一。據統計,去年該區桂皮產量8700多噸、產值1.4億元;桂油產量722噸、產值7653萬元;茴油產量235噸、產值1090萬元。肉桂產業帶動參與種植、生產、經營、加工的農戶3萬多戶,惠及林農超過10萬人,有效帶動那梭、十萬山、灘營、那良、大錄、扶隆、峒中等鄉鎮的貧困戶增收致富。

    肉桂種植是防城區強力推進產業精準扶貧的舉措之一。去年以來,防城區結合實際,制定出臺《特色產業扶貧工作方案》,按照沿山、沿海、沿邊“三沿”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生豬、魚、香料、金花茶、中藥材、油茶、雞等產業,推動扶貧產業集群發展。

    為了推進產業扶貧工作,防城區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對脫貧戶實行最高5000元限額、未脫貧戶最高10000元限額的差異性補貼,今年以來,共有183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產業扶貧以獎代補資金731萬元。通過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村”“公司+貧困戶”等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油茶種植、生豬養殖等產業,并結合防城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引導峒中、那良等沿邊鄉鎮摸索“邊合區+貧困村”經營模式,借助產業扶貧資金,重點打造以倉儲物流、落地加工為主的扶貧產業園區,發展貧困村“飛地經濟”。

    在推進產業扶貧過程中,防城區注重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三年行動,在成功創建3個自治區級示范區、5個縣級示范區、25個鄉級示范園、116個村級示范點的基礎上,立足該區海水養殖的資源優勢,整合雙墩漁港碼頭升級改造、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基地、華業白龍海樂園等海洋漁業項目;推進灘營生豬產業示范區等3個縣級示范區創建工作;創建鄉級示范園9個、村級示范點54個,帶動貧困村、貧困戶參與發展特色產業。

    此外,防城區還全力抓好產銷對接,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在推進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過程中,該區以“5+2”特色產業農產品為重點,統籌兼顧其他優勢特色農產品,規范順安配送、農潮冷鏈等一批農產品配送中心的運營,加快那梭鎮灘浪村農貿市場、華石鎮農貿市場等一批產地市場建設,建成城區級益農運營中心1個、各類益農信息社438個,依托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樂村淘、郵樂購等150個農村電商服務點,積極構建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體系,扎實推進“特色產業品出村”“農產品電商出村工程”“愛心扶貧銷售公益活動”“特色農業品牌創建活動”“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工程”“農產品產銷對接宣傳活動”等活動,著力破解“運不出、賣不掉、價不高”難題,組織貧困村農產品積極參加粵桂扶貧協作消費扶貧對接活動及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等系列大型農產品展銷會,成功包裝上線了玉桂、八角、金花茶、牛大力、金鯧魚等一批農產品,推動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

    數據顯示,當前防城區“5+2”特色產業覆蓋貧困戶數為3890戶,覆蓋率為94.5%。43個貧困村“3+1”特色產業覆蓋率均達90%以上,其中40個村“3+1”特色產業覆蓋率達到100%,已完成2020年第一批共1831戶731萬元產業獎補項目資金發放工作。

    (盤永昆 黃 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