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時政頭條 > 正文 |
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中國青年的合格答卷 |
2020年03月14日 22:40 來源:央視網 作者:拙言 編輯:王飛 |
據統計,在4.2萬多名支援湖北武漢的醫務人員大軍中,“90后”“00后”加起來有12000人之多,差不多是整個隊伍的三分之一。在武漢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這群年輕的“戰士”不懼風雨、逆行出征,用舍生忘死和勇于奉獻的實際行動,“硬核”證明了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和價值。 這一代年青人,成長于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時代,他們中的很多人從小沒吃過苦。以往他們曾被質疑、被擔憂,身上被貼上的標簽往往是“自我”“個性”“叛逆”“缺乏責任感”……如今,在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們中的很多人卻“瞞著父母”“告別未婚妻”,立下軍令狀后毅然投身于抗疫大軍。 這一代年青人,面對嚴峻的疫情,他們聞令而動,上演最美逆行;肆虐的病毒面前,他們用年輕的身軀筑成人民群眾的防護墻;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與時間賽跑,給自己按下了“加速鍵”。 2月1日起,在南京南站志愿服務6天;2月7日,獻血400毫升;2月8日起,又連續在志愿服務崗位工作了27天……這是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5歲青年志愿者殷學強的戰疫時間表。“我年輕,扛得住。”樸素率真的話語令人心生敬意。 大學生周淦映的老家在東莞市沙田鎮,鎮上有一個生產口罩鼻梁條和耳帶的企業。疫情暴發后,該企業緊急復工復產,周淦映投身入廠,成為一名車間生產線上的工人,助力口罩生產。“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國家出點兒力,特別是身為一名黨員,更應該沖在前面。” “17年前的'非典',那么多人保護著我。”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95后姑娘文嬌銀說,“現在我長大了,我也要長成大樹,去為人遮風擋雨。” 這一代年青人,口罩和防護服遮不住他們稚嫩的面孔,經歷過抗疫戰火的洗禮和淬煉,“嬌滴滴的一代”已然成為“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也成為了我們心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如果說責任和擔當是成長最好的催化劑,那么抗擊疫情就是這一代年青人最好的成長禮。抗疫一線的考驗將他們歷練得更加成熟堅毅,曾經哼唱著“不想長大”,如今卻披上戰袍,站在離危險最近的地方,他們用行動宣告著“我們已經長大”,以擔當詮釋著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為了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成為國家的驕傲和希望。 從95后護士李慧“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的叮囑,到安徽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醫療隊隊員“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請戰書,從堅守臨床一線不幸感染殉職的29歲醫生夏思思,到倒在抗疫一線的南京90后民警徐昊,“90后”“00后”的青春群像在戰疫中更加閃亮,青春斗志在火線上更加激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百余年前,五四運動先驅李大釗曾這樣喊話青年:“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新時代,這一代年青人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成長的過程中恰逢這場疫情大考,更當以無所畏懼和全力以赴的精氣神,擔當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交出中國青年的合格答卷。(央視網評論員 拙言)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