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期間,“火車醫生”問診忙,公路養護員堅守在路上
他們守護每個人的“一路平安”
劉美連在列車底下做檢查。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李藝/文 鄒財麟/圖
同樣的路,同樣的目的地,很多人是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走在回家團圓的路上,一路心無旁騖;而有些人則帶著掃把和鐵鍬,走在巡視路況的路上,一路走走停停……每逢佳節,出行是繞不開的話題。為了能讓更多人安全回家過年,他們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火車醫生”:
探測“毫米級”的損傷
進入春運之后,南寧機務段的整備車間就變得十分忙碌。如果將鐵路機務段整備車間比作火車的“醫院”,那探傷組就是醫院的B超室。探傷組工作人員通過超聲波檢測儀、探頭等對火車零部件進行檢查,發現病情、查出病因并作出處理。
春運期間,探傷組的工作量比原來多了三分之一,干活都得見縫插針。機車一來,就得抓緊時間探測。這時,準點吃飯、按時上下班就成了奢望。
劉美連是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南寧機務段探傷組的一名成員,主要負責給火車輪探傷。火車輪的損傷,肉眼很難發現,有的甚至是內部損傷,表面完全看不見,這就需要通過儀器慢慢摸索,尋找那些單位為“毫米”的損傷。
有時候,劉美連還需要鉆到火車頭底下,在一米多高的空間里,半彎著腰,給火車輪做探傷——這樣的彎腰作業,快也要半個小時,有時甚至長達兩個小時。夏季,天氣悶熱,劉美連和同事需要協同合作,在狹小的空間里磕磕碰碰是常事,頭頂還不斷有油污滴落。每天下班,他們都汗流浹背滿身油污。
公路養護員:
每天都在路上走走停停
G357國道的兩江段,公路沿山而建,沿路有村落有農田,風景優美,常有攝影愛好者來這里,用相機記錄精彩瞬間。但走在這段路上,公路養護員黃麗明和他的同事只會專注地盯著路面看,一路走走停停,一旦看到有石塊等障礙物,就要停車進行清理。
兩江養護站負責近40公里公路的養護工作,其中包含約10公里的盤山公路,彎多路窄,地勢陡峭,容易發生事故,因此養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桂林市臨桂區公路管理局兩江養護站的站長,20多年來,黃麗明的春節基本上都是在巡路中度過的,春節里能和家人團聚的,只有不上班的那一兩天。巡路時,黃麗明和同事不但需要清理路面垃圾和障礙物,遇上車禍,還要清理事故現場。因此,養護車上除了常規的竹掃把,還有鐵鍬、鐮刀,以及清理油污的木糠等。
2月10日(正月初六),黃麗明和同事巡視了負責的區域,這一天的路面情況比較好,只有一些零星的拋灑物。不過,春節前,他們接連碰到兩起事故。一輛運送砂糖橘的貨車在彎道出了車禍,橘子撒了一地,還漏了不少汽油;還有一次,公路邊的一棵樹倒在路上,占據了一半的路面,他們先是用刀砍斷樹枝,接著用鐵鍬挖出樹根,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把樹拖走,讓道路恢復了正常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