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日本伊人色综合网,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農婦堅持7年背送殘疾兒子上學:媽媽就是你的雙腳

7年來,東蘭農婦黃乜鮮堅持背送殘疾兒子上學——

孩子,媽媽就是你的雙腳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有媽,就有家。

    19歲的黃必華對此的理解尤為刻骨銘心:他現在的每一次外出,幾乎都是依靠媽媽黃乜鮮的背膀。媽媽瘦弱的雙腿,經常要支撐著兩個人的重量。

    2月26日,東蘭縣中小學生報到注冊的日子,隘洞鎮板康村板江屯的黃乜鮮,又要背兒子上學了。清晨不到6時她就起床收拾棉被、衣服。天微亮,黃必華也起床了,自己穿好衣服后,在媽媽的攙扶下慢慢挪上輪椅來到墻角邊,接水刷牙、洗臉,每次彎腰都很艱難,一只手拿水瓢,另一只手緊緊抓住輪椅。

    吃完早餐,黃乜鮮擺好三輪車,將兒子從輪椅上扶起,蹲下背上,走下臺階到車旁,扶他在座位上坐好,啟動車往20多公里外的縣城駛去。一個多小時后,母子倆來到東蘭高中。15時,黃乜鮮背兒子走過操場,上到二樓教室。這樣的場景,已經在3所學校上演了7年。

    他們原來是一個令人艷羨的家庭,黃衛合、黃乜鮮夫婦生育一兒一女,夫妻倆勤勞和善,兒女乖巧聽話。2006年,變故發生:正在讀二年級的黃必華發現,右腿沉重抬不起,不久左腳也出現了狀況。2007年,黃必華輟學,開始了4年多的求醫路,最終雙腿還是失去了活動能力。

    經歷痛苦煎熬后,夫妻倆商量孩子的未來。黃乜鮮說:“他爸就說,孩子只有讀書學技術一條路,要不然我們老了,他活不下去。”2011年黃必華重回學校,到鄰村的拉板小學就讀。為了照顧孩子,夫妻倆在學校旁的一個磚廠打工。一塊27.5公斤的水泥磚,制成堆放好,可得1.2元。黃乜鮮因每天要多次接送孩子,一天只賺得20元左右。

    2014年,黃必華考上了東蘭縣城中學,夫妻倆又在學校邊租了間房子,邊打工邊背送孩子上學。2015年,災難再次降臨,黃衛合被查患肝癌,于2016年中秋節去世了。

    照顧兒子的壓力,全部落在了黃乜鮮身上,她瘦弱的身體迸發出強大力量:從早讀到晚自習,每天背送黃必華上下學6次,風雨不改;打不了工就去撿垃圾,運氣好時一天有二三十元收入;每月除了買油鹽、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基本不上街;租的房子在五樓,教室在四樓,每次背送都要歇上幾次;有一次回家,在大路邊下車后沒有車回村,她咬牙背兒子走了6公里多。黃乜鮮今年50歲,兒子從小學時的20公斤,長到了現在的40公斤,背起來一次比一次吃力。

    2017年,黃必華以優異成績考上了東蘭高中,6門功課中,得了3個A+、3個A。感人場景依舊,只是換了個學校。母親的愛,讓黃必華堅強,他說:“我只有好好讀書,才能報答媽媽和關愛我的人。”

    這個不幸但堅強的家庭,得到了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愛,不僅享受低保,黃乜鮮今年還被聘為生態林護林員。村黨支部書記莫金旺說:“我們是特殊照顧她,只有重要會議或發生火災才讓她回來�!比ツ曜o林員每月工資300元,今年會有較大幅度提升。

    東蘭高中不僅給了5000元助學金,還在學校內提供一間宿舍,免費給母子倆居住。從深圳來學校支教的王圣平老師,在朋友圈發動愛心捐款扶助黃必華。學校小賣部的老板陳艷華,給黃乜鮮提供了一份零工,上學期只干了一個多月,給了1000元。課間黃必華要上廁所,同學們爭著扶。

    不向苦難命運低頭,努力抗爭,這個家庭的生活有所好轉。在照顧兒子的同時,女兒的教育也沒落下,大專畢業后在一家醫院當了護士。黃必華成績一直很好,上學期綜合成績排全年級第五。黃乜鮮說:“只要他考上大學,我還是要背送他去,再苦也不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0
0
0
0
0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