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這誰頂得住!全國村歌隊“三月三”齊聚南寧飆歌 |
2025年03月31日 17:18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梁盤生 朱映伊 何興強 文/圖 編輯:朱映伊 |
三月春潮涌,八方踏歌來。3月31日上午,“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開幕式暨“四季村歌”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寧市民歌湖舉行。在啟動儀式之后,2025年“四季村歌”全國歌隊專場惠民演出在主舞臺接力上演,來自全國各地的歌者踏著春耕秋收的節奏,相聚在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一展歌喉,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視頻攝制:記者 何興強 當“四季村歌”遇上“三月三”,對歌當然少不了。在當天的舞臺上,重現三姐歌圩,來自全國的20支歌隊分成紅藍兩組,采用賽歌的方式進行,大家齊聲歡唱,激情對歌。 “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來自江蘇歌隊帶來的《茉莉花》,情深意濃,循著悠悠歌聲,江南水鄉的意象似乎浮現在眼前。 江蘇歌隊唱起優美動聽的民歌《茉莉花》。 貴州歌隊演唱《布依古歌》。 內蒙古歌隊演唱《鴻雁》。 云南歌隊表演《小河淌水》。 海南歌隊演唱《久久不見久久見》。 湖北歌隊帶來《龍船調》。 在動聽的歌曲響徹云霄之際,舞臺前、階梯上、還有民歌湖兩岸,早已是人山人海。觀眾的掌聲、吶喊聲、歡笑聲伴著歌聲此起彼伏,大家沉浸在一片熱鬧狂歡的歌海之中。 2025年“四季村歌”全國歌隊專場惠民演出現場人氣很高。 “第一次來到廣西,非常激動開心,沒想到廣西三月三活動如此盛大熱鬧,廣西不僅山清水秀,而且這里的人民非常熱情,通過村歌活動讓我對廣西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會帶家人再來感受這種熱烈的氛圍。”江蘇隊歌者楊書晉說,隊友于永祥則說:“我是第二次來廣西,對廣西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希望之后有更多這種村歌演出,加深聯系。” 來自甘肅的民謠藝人張尕慫演唱了一首《又見三月三》,“這首歌的原作者是廣西的3號博物館樂隊,我去年來廣西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這首歌,為了這次的村歌舞臺,我跟他們一起對這首歌進行重新編曲。”張尕慫告訴記者,他們在編曲里加入了廣西侗族的琵琶和西北的三弦,甚至還加入了壯語,希望大家喜歡。這已經不是張尕慫第一次改編廣西民歌,在去年他就曾嘗試把《山歌好比春江水》與甘肅民歌進行融合,好評如潮。 張尕慫和廣西3號博物館樂隊一起演唱《又見三月三》。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萬水千山總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廣東歌隊帶來的《粵語歌曲串燒》,將粵語經典歌曲重現,引燃全場,觀眾跟著熟悉的旋律,齊聲合唱,現場猶如一場熱鬧的演唱會。 “這個活動特別震撼,各個省份的隊伍都帶來了特色的歌曲,所以我們特別準備了廣西人都熟悉的經典粵語老歌。”廣東隊歌手陳國科說,“兩廣一家親,參加廣西三月三活動讓我感覺親上加親,這是一個美好的聚會,加深彼此的文化交流,而且廣西的人民非常熱情好客,從彩排到演出,這里相當于大半個主場,體驗感拉滿。” 作為主場“作戰”的廣西歌隊精心帶來了充滿民族特色的天琴彈唱《阿姐歌謠》。隨著天琴的琴弦輕撥,悠揚旋律與歌聲交織,觀眾的DNA瞬間動了起來,現場掌聲雷鳴,氣氛瞬間到達高潮。 廣西歌隊精心帶來了充滿民族特色的天琴彈唱《阿姐歌謠》。 “我們在表演形式、舞美設計、彈唱方式等方面,融合了壯族織錦技藝和天琴藝術兩大國家非遺技藝,希望通過節目展現廣西本土民族特色和民間本色,體現壯族兒女的溫婉多情和熱情好客。”廣西歌隊的表演者吳丹萍說,“這次村歌活動齊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歌手,大家拿出了看家本領,展現出不同的特色,我們也把自己的特色特點展現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互動的活動,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到這樣的活動中來,讓更多人了解廣西的特色民族文化。” 歌聲陣陣,意猶未盡。在結束完早上的演出之后,這些村歌隊還將在南寧市的三街兩巷、萬象城、廣西大學等地一展歌喉,讓更多人感受村歌的魅力。 村歌隊向觀眾致意。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