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日本伊人色综合网,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老”友們的故事|語通萬象 乘風破浪

2025年02月20日 09:53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記者 藍于涵 楊思悅 編輯:王飛

新聞眼“同門曰朋,同志曰友”,這是中老關系的真實寫照。同樣的使命,共同的夢想,讓中國和老撾命運緊相連。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持續深耕老撾市場,服務建設中老鐵路,共辦老撾第一所孔子學院……這不僅是地緣優勢的饋贈,更是民心相通的攜手共進,“老”友們的故事跨山越嶺,奔向未來。

報紙版面截圖。

“我從1990年開始接觸老撾語,白駒過隙,一晃就35年了。”2月19日,謝英與記者聊起老撾語,語氣中透著熱切:“這些年,我一直扎根在老撾語教學、研究、翻譯一線,樁樁件件都不曾離開過它,就像親密無間的老友,深入靈魂,有時做夢都夢到自己在做翻譯。”

廣西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老撾語副教授謝英,自青春年少時便與老撾語結下不解之緣,35年來見證了兩國合作全面開花、中老情誼歷久彌堅的點點滴滴。

謝英(左)在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舉辦的老撾—中國貿易投資論壇擔任同聲傳譯。受訪者供圖

語言為槳

“讀外語,不應把目光僅放在英語上,其他非通用語種很可能給你們的人生帶來幫助。”高中英語老師的這句話開啟了謝英與老撾語的緣分。1990年,謝英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將老撾語填在了英語之前。

“老撾國家電臺在老撾首都萬象開始播音……”20世紀90年代初,老撾語教材并不豐富,掐著時間守在收音機前聽廣播成為謝英和同學們的興奮時光。“不同于現在有網絡、翻譯工具等,那時的課外輔導材料主要是報刊和廣播。”謝英回憶:“資料室的老撾《人民報》幾個月送達一次,所以聽廣播相對頻繁一些,但電臺信號弱的時候,我們還得學著怎么把收音機天線接長。”在有限的資源里,謝英孜孜不倦地汲取老撾語言文化的養分,憑借本科四年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她得以留校任教,成為一名老撾語專業教師。

1997年,謝英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作為訪問學者到老撾國立大學語言文學系進修老撾語。進修期間,她與當地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體驗潑水節、塔鑾節等老撾傳統民俗活動,在圖書館和書店找到了國內稀缺的關于老撾的資料書。“將近一年的時間,我不僅精進了老撾語的發音和語法,對老撾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對我后續的教學、翻譯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回國后,謝英回到熟悉的大學講臺,主講《基礎老撾語》《老撾語閱讀》等專業主干課程。“雖然課程的名稱是老撾語,但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本身的傳授。”課堂上,除了耐心講解詞匯、語法和發音,謝英還會穿插講述自己在老撾的進修經歷,與學生們分享自己對老撾文化的理解。她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認識到老撾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學生心中種下促進兩國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種子。

文化作舟

中老兩國山同脈、水同源,自古以來親仁善鄰,在人文交流層面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系。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以來,中老交往愈發密切,老撾國內掀起了強勁的“中文熱”。

2012年,懷著對中老文化交流的熱忱,謝英再次踏上老撾的土地。這一次,她成為老撾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中文教師。

“老撾民眾學習中文的熱情高漲,我們每個學期在開設新班之前都會給半個月的報名時間,但是通常半天就會爆滿。”謝英感慨道。

隨著中老經貿合作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老撾尋找商機。謝英看到許多老撾學生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努力學習中文,希望能憑借這門語言的優勢擁有更廣闊的職業前景。“前段時間我還和當時高級班的學員聊到就業動態,這位學員中文很好,目前在銀行工作,干得很不錯。”謝英說。

在教學之余,謝英積極投身于孔子學院的文化活動策劃。她對第一屆中文歌曲大賽記憶猶新。為了讓活動能順利舉辦,她一家一家地去拜訪當地的公司尋求贊助,最終與多家公司達成合作。比賽當晚,老撾學生們在舞臺上自信地演唱,場上場下熱情互動,讓謝英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近年來,孔子學院與當地中資企業合作不斷深化,老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萬象分行、老撾廣西商會等紛紛設立獎學金,贊助比賽,舉辦招聘會,這不僅幫助許多老撾學生圓夢,更讓中老情誼愈發深厚。

經貿揚帆

2015年,謝英回到廣西民族大學繼續從事老撾語教學。與此同時,中老兩國的經貿合作如火如荼,謝英憑借自身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翻譯經驗,先后參與了近百場經貿交流活動的翻譯工作。

在中國—東盟商界領袖論壇、老撾—中國貿易投資論壇等高規格經貿活動中,謝英多次擔任同聲傳譯,見證大量項目合作成功簽約,中老兩國經貿合作不斷邁向新臺階。

謝英深知,在兩國交流交往中,翻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打比方:“翻譯不僅是連接雙方溝通的橋梁,更是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一場精彩的宣講,若沒有精準的翻譯,就如同在聽眾與宣講人之間筑起了一道無形的屏障,宣講效果大打折扣。”

廣西企業與老撾的合作從涓涓細流到浩蕩江河的嬗變,讓謝英歡欣鼓舞。2015年,她曾籌劃在老撾成立廣西商會,卻因當時會員不足30家而遺憾擱置。在她回國后的短短幾年間,廣西企業紛紛進駐老撾,老撾廣西商會于2020年正式成立,商會成員都成為她的老友。在老友們的朋友圈,謝英欣喜地看到廣西企業在老撾的投資領域不斷拓展:從氣勢如虹的中老鐵路到惠澤民生的光伏電站,從智慧互聯的通訊系統到生機盎然的現代農業園,處處躍動著合作共贏的脈動。

“高水平共建‘一帶一路’,服務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在奔涌的時代浪潮中,我們作為語言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老師,教書育人、溝通民心,責無旁貸。”謝英表示,無論是經貿往來還是文化交流,翻譯都不可或缺,因此更應該提升自身的技能,努力成為“雙師型”人才。

耕耘數十載,桃李滿天下。“一步一個腳印,一直在路上。”謝英為自己能為服務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作貢獻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在謝英主講的口譯課堂上,實踐經驗還在不斷加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