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科教 > 正文 |
如火如荼的就業服務背后,折射出怎樣的就業趨勢?看廣西人社部門春風送崗穩就業 |
2025年02月14日 08:49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姜界峰 編輯:李香瑩 |
沉浸式“入企探崗”活動讓求職者們紛紛點贊。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供圖 “能在家門口找工作,薪酬也不錯,這些政策讓我們求職者感到暖心。”2月7日,南寧市東部新城伶俐工業園區里,求職者農冰方緊跟入企探崗團隊,零距離感受企業的工作環境。 免費“點對點”專車專列送工,讓勞動者返崗復工更便捷順暢;職業技能培訓、“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會等同步推進,更好保障勞動者權益……近期,務工人員陸續返崗,廣西各地各部門密集出臺新舉措,組織開展一系列有力度、有溫度、有精度的惠企暖民措施,助力企業復工興業。 如火如荼的就業服務背后,折射出怎樣的就業趨勢?2025年,廣西人社部門又如何持續鞏固提升全方位就業服務? 點對點服務,有重點也有亮點 2月3日,一場簡潔溫馨的專車專列首發儀式在來賓北站舉行。隨后,載有600多名廣西“人力大軍”的G3755次動車組列車,駛出來賓北站,直奔廣州南站。當天早晨,廣西人社部門還開行了南寧隆安東至廣州南等外出務工專列,將1500多名務工人員送上赴粵返崗的旅途。“從‘家門口’直達‘廠門口’,返崗便捷又省錢。”2月3日下午,乘坐專列抵達廣州后,來自合山的外出務工人員楊兵感動不已。 記者從廣西人社部門了解到,連續多年來,“粵桂人社”協作通過省(區)、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定期收集發布廣東企業優質崗位信息、聯合舉辦粵桂協作專場招聘會、組織開展“點對點”送工,促進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增收。 “點對點”送工,既有來到家門把務工人員送出去的,也有把崗位送進來的。 眼下,企業復產復工節奏加快,廣西各地的專場招聘會如春筍般涌現。2月6日,廣西—東盟經開區舉辦服務實體經濟用工現場招聘會,現場匯集96家優質企業;南寧市東部新城伶俐工業園區舉辦的重點產業園區用工服務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近6000個;防城港市組織開展“五個一”園區企業用工服務活動,貴港市人社部門舉辦“春風行動”大型就業專場招聘會……今年一季度,廣西人社部門計劃舉辦專場招聘會1000場以上,發布200多萬個就業崗位,開行專車專列1000車次以上。 “近幾年廣西發展快,產業園區用工需求多了,自己也想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所以趕來逛招聘會。”2月7日,廣西重點產業園區用工服務專項行動入企探崗活動現場,求職者李堅隆向記者表示。“感覺這里工作環境還不錯,普工崗位月薪6500元,與廣東同類工種的薪酬相差不大。”他一邊探崗,一邊為貼心的用工服務點贊。 招聘會上,求職者與企業“雙向奔赴”。 記者 姜界峰 攝 組合拳背后,折射用工需求回升 據有關統計,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一座中型城市的人口總量,一下子涌入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暖心送工返崗、開展技能培訓、組織招聘活動、做好崗位推介、完善就業服務和勞動保障體系,提供全方位用工服務……春節伊始,廣西人社部門及時打出一套就業服務組合拳。 “競爭程度如此激烈,崗位是否足夠?容易找到好工作嗎?”這是求職者的疑問。 “今年,廣西人才需求和供應將大概率維持高位。”廣西人才網總經理林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持續增長和社會勞動力不斷流動,大量人才將持續涌入市場。當前,雖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人才供應總量較大這一現狀,短期內很難改變。“目前,廣西人才需求呈現一定的復蘇趨勢,相信隨著經濟形勢回升向好,特別是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質生產力行業產業不斷夯實,以及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今年就業形勢能夠總體平穩。”林濤充滿信心地說。 廣西人才網的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廣西人才需求總量呈現復蘇態勢,需求人才數與上年度相比漲幅9.96%,且在24個主要行業類型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人才需求量排名前三,合計需求人才數占比高達71.57%,而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建筑業、房地產業等部分傳統就業量大的行業卻面臨人才需求持續減少的現狀。 廣西打出這套組合拳的背后,也折射出新的就業趨勢。 專家分析,2024年廣西人才網求職者數量雖然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用人單位需求人數有所回升,但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比如,人才供給方面,求職人才數同比微幅增長0.73%。縱觀2019年至2024年人才供應量走勢,雖然求職人才總量持續攀升,但增速有所放緩,相較2020年至2022年,2024年增速明顯下降,但人才供應量依舊維持高位。其中,求職增長量排名前三的職位類別為行政/文職/后勤類、主播/運營類,以及生產制造/工廠管理類。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需密切關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這三大行業持續增長情況,以及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等行業回暖情況,加強行業監控,即時反饋各行業實時動態再調整人才政策和就業策略,從而促進人才供需的平衡和匹配,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有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記者 姜界峰 攝 穩住基本盤,全方位服務貫穿全年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 “過去一年,全區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姜杰表示。2024年,廣西城鎮新增就業40.55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1.91萬人、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43萬人;全區分別減征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34.80億元、10.92億元,發放穩崗返還和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8.3億元;實施“就業暖心·桂在行動”系列活動,打造“萬事通達·就在廣西”公共就業服務品牌,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0.58億元,全年發放貸款總量同比增長3倍左右,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2025年,廣西又將如何持續鞏固提升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服務?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芊介紹,今年廣西將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全區城鎮新增就業32萬人以上;打造地域鮮明、行業領先、技能突出的“廣西十大勞務品牌”,開展勞務品牌培訓15萬人次;抓好“點對點”送工服務,全年計劃服務企業招工用工約50萬人次,其中服務重點產業園區招工用工約30萬人次。 “突出就業優先導向,以實施就業創業富民行動、‘技能照亮前程’職業技能培訓行動、重點群體就業攻堅行動、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勞動維權安民行動‘五大行動’為重點,穩住就業‘基本盤’,打好助企‘組合拳’。”針對2025年廣西就業服務工作重心,姜杰表示,廣西人社部門將進一步打好“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組合拳,努力做到政策精準、落實精準、服務精準。 據介紹,廣西還將著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加強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安排4000萬元補助4個沿邊臨港產業園區招工和技能培訓,全力保障產業園區企業用工需求;著力實施社會保險“降、返、補”穩崗擴崗政策,深化廣西“數智人社”信息系統建設,讓數據多跑路、企業群眾少跑腿,助力企業降本減負發展;著力開展大規模“技能照亮前程”職業技能培訓,以人工智能為重點,抓好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培訓,突出人才內育外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穩妥推進邊境地區外籍人員入境務工試點,助力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