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蛇年是“雙春年”,要“躲春”?帶你科普→ |
2025年01月29日 09:50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覃瀏榴 |
這個乙巳蛇年是一個雙春年,即有兩個立春,分別在正月初六和臘月十七。 本次蛇年兩個立春的時間。 “雙春年”意味著什么,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很吉利,比如民間有“雙春雙喜”“一年有兩春,遍地是黃金”的說法,認為“雙春年”是比較吉利的,適宜大辦喜事,諸事順遂。尤其是蛇年后面的馬年是“無春年”“不宜結婚”,因此要結婚的要趕緊在蛇年結了。 也有說法認為,這種反常現象并不好,比如有人說“雙春年”是“孤鸞年”,“雙春年結婚會二婚”,因為春代表桃花,兩次立春意味著二度春或是第二春,寓意婚姻不安定,戀愛中的男女容易分手,夫妻間離婚的會很多。 還有些說法就更離奇了,說雙春年更多人要“躲春”,不然會倒霉。 更多的說法就不勝枚舉了,其實能看出來,這些說法之間已經互相打架,難以統一。那么實際上蛇年是吉祥的年份還是不吉祥呢?讓我們深入剖析一下。 雙春年只是一種歷法現象 從歷法角度來看,我國農歷是陰陽合歷,農歷年長短不一,有的十二個月,有的十三個月。如此一來,農歷正月初一在立春節氣前后游移,才造成了“雙春年”“無春年”等歷法現象。 農歷作為陰陽合歷,月份規定要符合月相周期,也就是一個月長度為29天或30天,平年12個月354天,閏年13個月384天,以此來協調月相周期和太陽運行周期365.2425天。 立春節氣屬于陽歷,二十四節氣的周期也就是太陽運行周期365.2425天。 而在農歷中出現單春年、雙春年、無春年等情況,只是歷法計算的結果,與吉兇禍福毫無關聯。如何判斷農歷年的立春情況,其實我們只要看一下它的起止時間就可以了。 因為立春一般出現在公歷2月4日前后,所以除非農歷年正好在2月3日到5日之間,那么一般從日期上就能判斷出來。 例如: 2022壬寅虎年為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21日,就是“單春年”; 2023癸卯兔年起止時間2023年1月22日至2024年2月9日,就是“雙春年”; 2024甲辰龍年起止時間2024年2月10日至2025年1月28日,是“無春年”。 吉利不吉利是古人局限性認知 古人對“雙春年”或“無春年”賦予特殊含義,很大程度上是受傳統文化心理影響。在古代,人們生活受自然因素制約明顯,面對諸多未知和不確定性,渴望通過各種方式預測未來。天文學在當時被神秘化,普通人不掌握天文歷法的詳細知識,因此人們將節氣等歷法現象與生活諸事吉兇聯系起來。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古國,需要靠歷法來指導農業生產。而立春作為春季開端,二十四節氣之首,意義重大。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古代皇帝會在立春舉行迎春儀式,親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后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因此當一年出現兩個立春,古人便會過度解讀,認為是上天的特殊預示,由此產生各種迷信說法。 理性看待“雙春年” 從古至今,人們都對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婚姻都有樸素的向往。面對生活和命運的未知,人們往往希望能預測自己的未來,趨吉避兇,這無可厚非。 但實際上,“雙春年”或“無春年”對婚姻、運勢等并無實質影響。婚姻是否幸福取決于夫妻雙方的感情基礎、性格契合度、溝通方式以及共同經營的努力,和結婚當年是否為“雙春年”毫無關系。生活中的各種事務發展,也是由多種現實因素決定,比如個人能力、努力程度、外部環境等,并非由某個年份是否雙春決定。 從歷史經驗來看,不同年份無論是“雙春年”、“無春年”還是“單春年”,都有人們收獲幸福、取得成功,也有面臨困難挫折的。這些經歷都表明,年份的“屬性”并不會左右人們的命運。 2025年雙春年,它不過是正常的歷法現象,不必因為某年“吉利”就倉促結婚;也不必因為某年“不吉利”就擱置自己的婚期,擱置自己的幸福;更沒必要去“躲”什么春,我們應當用科學理性的思維看待,摒棄迷信觀念,不被無根據的說法左右。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