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向深處攻堅 為大局聚力丨廣西以重點改革突破帶動整體躍升 |
2024年12月22日 09:15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覃文武 編輯:劉曉彤 |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覃文武 發展無止境,改革無窮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 今年以來,自治區黨委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按照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七次、八次全會部署要求,錨定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目標任務體系,聚焦聚力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突破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健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機制 共建共享“五個家園” 南寧市良慶區蟠龍社區,多元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交融;玉林市玉州區南觀社區打造“同心小院”,建立“議事角”,讓各族群眾主動參與社區治理…… “我區以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城市社區為重點,通過扎實的社區建設、有效的社區服務、豐富的社區活動,打造互嵌式社區,營造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弊灾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振林表示。 截至目前,我區建立“民族之家”和“服務中心”3000余個、“同心文化載體”1000多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4萬多個,推動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蟠龍社區居民在文體活動室合唱《幸福嘹嘹啰》。記者 沈程 攝 建立健全“民族團結+文旅融合”機制,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載體。 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穿越時空的鼓聲——銅鼓文化陳列”等展覽,通過創新展示手段提供沉浸式觀展體驗,讓公眾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丁按┰綍r空的鼓聲”銅鼓文化研學實踐課程》被列為2024年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全國試點示范項目。 “穿越時空的鼓聲——銅鼓文化陳列”展覽開幕儀式暨《穿越時空的銅鼓》繪本發布會現場。記者 秦雯 攝 “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邊唱來那邊和……”在桂林陽朔,《印象·劉三姐》公演以來,已累計演出8000多場次,觀看的國內外游客近2000萬人次�!皠⑷恪钡母杪暁v久彌新,讓各族游客在八桂大地上“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民族團結共進,攜手同心筑夢。 今年以來,廣西聯合黑龍江省舉辦“北疆·石榴情”各族青少年主題交流活動、“傳承東北抗聯精神”青少年夏令營活動,聯合新疆、內蒙古、西藏開展云端青少年交流活動,有效促進各族青少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據了解,我區深入推進“三項計劃”,即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著力打造具有廣西特色的“桂在行動”工作品牌,健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機制。 如今,我區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全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加強整體設計、系統謀劃,深化理論研究、宣傳教育,不斷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有形有感有效共建共享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守望相助和諧家園、宜居康壽美麗家園、邊疆穩定平安家園。 南寧市西鄉塘區中華中路社區各族群眾在民族之家歡慶傳統佳節廣西三月三。記者 徐天保 攝 健全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打造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融匯天下,便利四方。 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廣西的重大使命任務。 今年以來,廣西深入推進投資、貿易、消費、資金流動、人員往來、物流暢通等便利化改革,雙循環便利地建設多項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 大型設備從友誼關口岸出口東盟國家。龐立堅 攝 聚焦“三升兩去三消減”目標,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實體經濟調研服務,深化“營商廣西·桂在便利”行動,設立廣西(上海、深圳)產業合作中心; 服務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推進,在全國率先出臺推行有溫度的執法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 率先推行企業跨區域遷移登記“一次辦”; 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廣西開展邊境地區外籍人員入境務工試點; 國家移民管理局12月17日發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口岸、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口岸、北海福成國際機場口岸、北海海港口岸(客運)為240小時過境免簽口岸。過境免簽人員在廣西停留活動區域由原來的桂林、北海擴大至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欽州、貴港、玉林、賀州、河池、來賓12市行政區域; 提升入境消費便利,全區設立78家外幣代兌點,數量較年初增幅330%; 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友誼關口岸等待出境車輛排隊時間由5—7天縮短至1—2天; …… 1—10月,全區外貿進出口5817.6億元,同比增長6.5%,規模分別排全國第13位、西部第2位。 與此同時,廣西在全面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蓄勢發力,加速融入大灣區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 強化高層常態化互訪機制—— 今年以來,廣西代表團先后赴廣東、香港、澳門學習考察和訪問,與廣東省簽署了進一步全面深化粵桂合作框架協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了全方位合作意向書和12項合作協議及一大批經貿項目協議。 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體系—— 今年6月,南寧至湛江高速公路廣西段正式建成通車。近年來,桂粵兩區省已規劃建設鐵路公路通道27條。南珠高鐵南玉段已進入滿圖試運行階段,向年底建成通車全力沖刺,廣西“市市通高鐵”即將成為現實。今年10月,長洲樞紐船閘貨運量突破1.83億噸,提前70天達到去年全年貨物通過量。 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西江船閘,運載各類物資的貨船正在有序待閘、通行。何華文 攝 完善產業對接和信息交流機制—— 以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和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為重要載體,有序承接東部產業轉移。1—10月,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簽約合作項目730項、總投資1925億元。 健全資源要素保供機制—— 廣西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糖罐子”“果盤子”“菜籃子”“肉案子”。今年以來,全區157家企業獲得169張香港優質“正”印認證證書,新增深圳“圳品”認證證書15張,推動4家企業獲得4張“灣區認證”證書,實現廣西“灣區認證”零的突破。 高位系統性推動產業園區改革發展 構建“4+3+7”矩陣式布局 產業園區是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主陣地。 我區深化以沿邊臨港產業園區為統領的各類園區改革,出臺深化產業園區改革的實施意見、產業園區管理辦法(試行)等,初步構建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和全區產業園區營商環境指標體系以及全區產業園區“4+3+7”政策體系。 在南寧六景工業園區六景碼頭,貨物裝卸作業一派繁忙。記者 周軍 攝 目前,我區基本形成以分布式協同式、數字化現代化、實業性開放性為鮮明特征的“4+3+7”矩陣式園區布局。構建以北海、防城港、欽州、崇左4市沿邊臨港產業園區為核心區域,以沿邊臨港4市和南寧、玉林、百色三市產業園區構成的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為重點區域,以柳州、桂林、梧州、貴港、賀州、河池、來賓7市重點產業園區為縱深區域的承接產業有序轉移的三個梯次。 全面實施園區整合,基本理順園區管理運營體制。 集成性整合優化各類產業園區,將全區188個產業園區整合為119個,管理機構整合為106個,一個管理機構、一套班子、多塊牌子(多個片區)的園區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政企分開、管運分離的園區管理運營機制基本理順。 玉林龍潭產業園區一角。 創新建設園區模式,生動展現共建共享場景。 主動引入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共建共享產業園區發展平臺,各設區市與各類企業合作共建產業項目超50個,總投資超1600億元。 在改革的牽引下,產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區比重超過80%。1—10月,全區產業園區新簽約項目2105個,投資總額6698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77萬億元,同比增長9.4%。 陸海統籌,山海協作,邊海聯動 高水平共建國際大通道 欽州港碼頭廣闊的堆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在這里聚集,搭上海鐵聯運班列邁入中國市場,“中國制造”在這里乘船出海,走向全球。 一艘集裝箱巨輪正緩緩靠泊欽州港集裝箱碼頭。(資料圖)記者 周軍 攝 2024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步入實施的第5年。我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產業功能布局,扎實推動通道沿線產業融合發展。 跨領域跨部門創新協作,物流規模持續高速增長。 統籌拆圍網、接數據等一系列舉措,北部灣港海鐵聯運實現一體化運營。目前已形成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中越跨境班列班車、航空貨運等多種物流組織模式。1—10月,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集裝箱累計發運42萬標箱、增長7.7%。 創新產業合作機制,構建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出臺《“飛地園區”管理辦法》,建立權責一致、互利共贏的“飛地經濟”合作機制,推動中馬“兩國雙園”、川桂國際產能合作園等一批國際省際合作園區加快建設。 1—10月,通道沿線省(區、市)經廣西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額達5489.43億元、增長13.32%。深度參與國內國際產業分工合作,“大灣區研發—廣西制造—東盟組裝”“海外原材料—廣西精深加工”等產業鏈初步形成。 強化協同聯動機制,全力推進平陸運河建設。 創新建設理念和管理模式,推進平陸運河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截至12月12日,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458.54億元,占工程概算的63.1%。“一河貫通、八桂向�!钡氖澜缂夁\河雄姿初顯。 今年11月,自治區黨委改革辦、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在欽州召開復制推廣平陸運河“三大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現場推進會,推進復制推廣平陸運河“三大工程”建設管理模式有關工作,以超大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示范引領全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同時,完善平陸運河經濟帶總體規劃實施體系,推進總體規劃涉及的重大戰略、重點任務、重大項目落實。 繁忙施工的平陸運河馬道樞紐。記者 周軍 攝 跨越山海,聯結世界。 西部陸海新通道縱貫西部南北,與沿邊臨港產業園形成“通道+平臺”組合。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正在加速延伸,進一步帶動沿線各地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參與國際競爭合作。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