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父子、叔侄、師生——一支花炮隊的傳承與堅守 |
2024年11月26日 10:07 來源:新華社 作者:郭軼凡 季嘉東 編輯:潘曉明 |
替補席上,46歲的覃維維攥緊拳頭,緊張地盯著賽場,他的目光聚焦在身穿3號隊服的兒子覃振宇身上。 11月23日,覃維維在場邊觀看比賽。當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花炮比賽在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進行。新華社記者 郭軼凡 攝 23日,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花炮項目迎來首個比賽日,廣西隊的對手是湖南隊。廣西隊21歲的苗族隊員覃振宇雖初登賽場,但沖勁十足,不僅能助攻隊友得分,還拿下了自己的首個“進炮”得分。“防他!”“對啦!”覃維維專注地為兒子加油。 上半場中段,覃維維被替換上場,賽場上出現了父子同臺的溫馨一幕。“看他比賽比我自己比賽還要緊張。我作為老隊員要提醒他有什么要注意的,指出他有什么不足。”覃維維說。問到兒子這場比賽的發揮,他點點頭說“還挺好的”。 在上屆運動會中,覃振宇沒有登場比賽,他注視著父親和隊友們一路拿下一等獎,被這項有“中式橄欖球”之稱的運動深深吸引。隨后在父親帶領下,他開始參加大大小小的花炮邀請賽、交流賽,優異的表現被教練譚毅謀看中,加入了廣西花炮隊。 “我為這次比賽準備了3個月,剛上場有些緊張,后面找到了節奏,發揮出了訓練水平。”覃振宇說,和父親同場比賽的經歷注定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起源于我國西南地區的民俗活動“搶花炮”,經過多年發展,轉變成了頗具競技性的體育項目“花炮”,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受到熱捧。 廣西花炮隊隊長韋凱旋介紹,本屆運動會廣西隊參賽運動員有16人,年齡最小的是19歲的朱凱峰,最大的是覃維維,他們中有學生、體育老師、個體戶等,有9名隊員是第一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2019年9月14日,廣西隊隊員韋凱旋(中)在比賽中爭搶。當日,在河南鄭州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花炮項目決賽中,廣西隊以4比3戰勝北京隊。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韋宗江是9名新隊員之一。“我和叔叔同村,從小經常跟著他參加村里籃球賽等各種比賽,高中時就知道花炮,高考后就開始學。”韋宗江說,2022年,也是在海南,他和叔叔韋凱旋一起參加了他的第一場跨省區花炮比賽。現在,叔侄倆在場上配合已經非常默契。 韋宗江目前在廣西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就讀,他把花炮項目普及給了不少同學。“等我這次帶著好成績回去,就組織隊伍,帶同學們一起搶花炮。” 11月23日,廣西隊選手韋宗江(右三)在比賽中防守。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賽場外的韋凱旋是柳州市柳江實驗高中的一名體育教師。他在和記者交流時,“傳承”是掛在嘴邊的高頻詞。熱愛花炮運動的他,依托學校建設廣西搶花炮訓練基地,開發校本課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年輕隊員。 “一直很憧憬,終于被選進來了。”韋思軍說。他是韋凱旋高中時帶過的學生,2019年上高中時就開始跟隨韋老師練習搶花炮。經過多年努力,他終于加入了廣西花炮隊。 休息室外,已經白了不少頭發的覃維維掰著手指給記者細數自己從2003年起參加的歷屆運動會的成績。“還沒連續三次拿一等獎,這次想再使勁沖一把,以后還是要看他們年輕人的。”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