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老山界上悟信仰 |
2024年11月17日 23:18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陳可夫 編輯:潘曉明 范鈺銘 |
初冬時節(jié),山區(qū)已顯寒意。原始森林中,蚊蟲飛舞,記者手臂很快被虰出幾個大包;空氣中彌漫著苔蘚、朽木等腐殖質的氣味;山澗中,湍流擊石,轟隆回響…… 11月16至17日,記者探訪體驗興安縣華江瑤族鄉(xiāng)的長征步道,感悟90年前紅軍從這里翻越老山界的艱難、驚險。 老山界,地處湘桂邊界越城嶺山脈,因陸定一的同名散文《老山界》而聞名。1934年12月中央紅軍血戰(zhàn)湘江,在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后,開始從華江瑤族鄉(xiāng)翻越老山界。 記者經(jīng)龍?zhí)琳刂诺老蛏吓实�。陸定一《老山界》里的場景再現(xiàn):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四周都是高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 前往雷公巖的古道,十分狹窄,有的地方僅能通過一人,而旁邊就是懸崖峭壁�!按蠹仪f小心��!”在前引路的華江瑤族鄉(xiāng)宣傳委員蔣家龍,一遍又一遍大聲提醒。 90年前,究竟是什么支撐著紅軍一往無前,翻山越嶺走向勝利?記者一邊走,一邊思考。 “你們能這樣思考就對了!”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館長尹湯懷說,“這正是我們大力開展紅色研學游的目的所在,引導大家在情景體驗中尋找答案,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強大動力!” 是��!正是因為紅軍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軍隊,才能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絕境重生,迸發(fā)出不被一切敵人壓倒而是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從湘江戰(zhàn)役放眼長征全程,經(jīng)歷600余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唯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能讓革命人永遠保持生機與火熱,戰(zhàn)勝了一切艱難險阻。 據(jù)悉,今年1至10月,興安縣推出“紅色+研學”“紅色+美麗鄉(xiāng)村”“紅色+康養(yǎng)”“紅色+親子休閑”等精品線路,累計接待游客552.6萬人次,同比增長8.4%。 巍巍老山界。記者 徐天保 攝 記者重走老山界紅軍長征步道。記者 徐天保 攝 點擊下方圖片鏈接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