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95后”馬來西亞舞蹈老師:以舞為媒,促進交流 |
2024年09月25日 19:20 來源:廣西云-南國早報 作者:閆芬麗 王瀾 編輯:潘曉明 |
1997年出生的郭俞廷來自馬來西亞,是廣西藝術學院(以下簡稱“廣藝”)的外籍舞蹈老師。今年,馬來西亞擔任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主題國,郭俞廷與學生受邀到現場表演馬來西亞傳統舞蹈。她說,東博會提供了展示馬來西亞文化的窗口,自己作為來自東盟國家的舞蹈老師,更要融合、創新編排舞蹈,讓觀眾充分領略中國與東盟各具特色的風情文化。 自豪:學生表演得到認可 9月24日下午2時許,在東博會“魅力之城”展區的馬來西亞館,一群身穿馬來西亞民族服飾的舞蹈演員正在表演《豐收舞》,歡快的音樂配以妙曼的舞姿,讓逛展的觀眾忍不住停下腳步。 ▲郭俞廷表演東盟舞蹈。記者 王瀾 攝 當天,郭俞廷在另一個會議現場服務東博會,她在場館外用手機觀看了學生的表演。她告訴記者,《豐收舞》《碟子舞》都是馬來西亞的傳統舞蹈,接下來她們每天都有演出。 據了解,早在今年9月初,郭俞廷就接到了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的演出邀請。她說:“當時很激動,說明學生的表演得到了認可。作為老師,我很自豪。”郭俞廷認為,作為交流窗口的東博會,不僅展示了馬來西亞文化,也讓更多的人知道廣藝有能跳好東盟國家舞蹈的團隊。 熱愛:選擇留在廣西教學 2018年,郭俞廷從馬來西亞來到廣西藝術學院進修,學習舞蹈表演與教育專業,自此與廣西結緣,南寧是她來中國落腳的第一個城市。郭俞廷是馬來西亞華裔,從小會說中文,交流沒有障礙,還喜歡酸辣鮮香的老友粉。 郭俞廷告訴記者,自己在南寧生活了6年,已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這座城市。本科畢業后,她又考了研究生,專研舞蹈編導。如今,她留任廣藝,教授東盟國家的舞蹈課程。 ▲郭俞廷表演東盟舞蹈,表情豐富、姿態舒展。記者 王瀾 攝 郭俞廷說,留任是因為喜歡這里,也是想讓更多人愛上馬來西亞的舞蹈。她說,她的一名印度尼西亞的同事,把傳承了500年之久的樂器甘美蘭帶到了廣藝,讓學生認識、了解,并愛上這些印尼的樂器。看到同事多年的堅持終有回響,郭俞廷也被打動了,她希望把馬來西亞的舞蹈傳到廣西,并與廣西的民族特色舞蹈融合,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創新:舞蹈編排促進融合 課余,郭俞廷就帶學生出去演出。今年中秋節假期,郭俞廷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為游客獻上了一支印度尼西亞的獨舞,充滿活力和青春氣息的舞蹈,讓不少游客陶醉其中。郭俞廷介紹,東盟國家的舞蹈與中國傳統舞蹈有不同之處。在編排方面,中國的舞蹈不僅要考慮舞蹈動作,還需要有起伏、轉折的情節來吸引觀眾;東盟國家的舞蹈自帶快樂基因,主打一個“開心就好”,不講究情節的鋪墊。 郭俞廷表示,未來,自己會從舞蹈編排入手,把情節融入東盟各國的民族民間舞蹈,展現東南亞各國的民俗風情及地域特色,促進中國—東盟之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