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日本伊人色综合网,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運河人家故事|幸福在哪里,“新福”告訴你

2024年09月23日 08:0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劉昆 袁琳 曾鐵強 喬曉瑩 林亮 編輯:林亮 高雅 蘇文清 范鈺銘

視頻制作:林亮

中秋節剛過,新中國75周年華誕馬上就要到來。

9月18日,橫州市新福鎮2號安置點。80歲的黃仁益老人在兒子黃懷建和工作人員陪同下,又來看新房了。

新福鎮2號安置點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國慶后不久可以陸續交房。記者 林亮 攝

不遠處,是正在緊鑼密鼓修建的平陸運河。安置點毗鄰省道,地處“黃金地段”。新房按2層半建設,一樓有鋪面,二樓有露臺,三樓根據需要可以擴建。施工正在收尾,國慶后不久便可陸續交房。

黃仁益一邊看房,一邊跟兒子比劃著怎樣裝修。

“老人家天天盼著住進新房呢�!秉S懷建笑著對記者說。

黃仁益是西津水電站庫區移民。為了支持平陸運河建設,他第二次舉家搬遷。

運河,修到新福;幸福,來到黃仁益家。

征拆快,安置更要快更要好

新福鎮鳳凰坪村,是黃仁益原來的家。

如今,鳳凰坪村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如火如荼的新福水上綜合服務區建設工地。

新福水上綜合服務區,是平陸運河(橫州段)唯一一座水上“補給站”。

記者站在施工臨時便道遠眺,碼頭上,挖掘機、運輸車作業不息,施工正酣。

2022年8月28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條通江達海運河——平陸運河建設正式開始。700多個日夜,2萬余名施工人員連續奮戰,投資和土石方開挖量已“雙過半”,世界級運河雄姿初顯。

“追著‘運河速度’,我們的征拆工作也要提速。”新福鎮黨委書記蒙芝源說。

平陸運河(橫州段)全長19.723公里,全部落在新福鎮轄區。按照施工進度,2023年12月底,作為橫州段節點工程之一的新福水上綜合服務區,要開始澆筑。在此之前,鳳凰坪村地塊必須完成征拆、圍堰施工。

1個月,簽字、搬遷、拆除……鳳凰坪村征拆圓滿完成。

3個月,368戶1277人,橫州段沿線搬遷戶全部穩妥遷出。

征拆快,安置更要快、更要好。

自治區黨委、政府明確要求,認真抓好搬遷群眾安置和沿線村莊規劃發展,讓群眾共享運河建設帶來的發展成果。

橫州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在征拆的同時,同步啟動集中安置點的選址、規劃、設計等各項工作。

記者來到的2號安置點,今年3月1日正式進場施工,原工期8個半月,建設216棟住宅、1個休閑廣場。

不到7個月,一個漂亮的小區就出現在群眾面前。

站在搬遷戶黃仁貴臨時居住的家門口,可看到一街之隔2號安置點的聯排小樓。

“從動工開始,我每天都會關注建設情況,工地日夜機器轟鳴,但我覺得這聲音很好聽。”黃仁貴笑道。

目前,新福鎮3個安置點都已進入交房倒計時。搬遷戶的安居夢,即將成為現實。

家國興,何愁鄉愁不在

對鳳凰坪村來說,這次搬遷,無疑是一次新的涅槃。

半個多世紀前,在毛主席關懷下,廣西建設了全國首座大型低水頭電站——西津水電站。由此,橫州32萬群眾搬離故土,易地安家!鳳凰坪村就在其中。

幾十年過去了,西津水電站累計發電近600億千瓦時;如同巨龍橫臥的大壩,防住了歷次洪水,護佑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的繁榮安寧。

進入新時代,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平陸運河,乃廣西所盼、桂運所系。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強調“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平陸運河”。

當年,為了西津水電站的建設,全區一盤棋。今天,面對世紀工程平陸運河,鳳凰坪村的群眾再一次深明大義。

可是,故土難離�。�

為了一個家,哪個不是像燕子銜泥,傾注無限心血。

鎮中心校老師黃懷建的家原來是泥磚房。上世紀90年代,他家率先建起2層水泥磚混結構樓房。2015年,又加高2層,建筑面積近400平方米,很是寬敞舒適了。

工作隊員上門來做工作時,他的父親沉默不語。

黃懷建對父親說:“拆房子是為了國家發展。我是共產黨員,我來帶這個頭吧!”

老人家想了很久,終于點了點頭。

他家房屋,成為全村拆除的第一棟樓。

拆遷的日子很快到來。物件搬空,門窗拆除,勾機就位……黃懷建看到,父親佝僂著身子,在家門口久久徘徊。他把這一鏡頭拍了下來。

“每次看到照片里父親不舍的眼神、瘦削的身影,我的心就格外痛。”黃懷建給記者翻看手機相冊,哽咽著說。

“再也沒有鳳凰坪村這個地名了。但是,有了平陸運河的加持,明天會更好!”黃懷建說,父母搬到鎮上,可以更好頤養天年。

家國興,何愁鄉愁不在!

黃仁發一家,也是鳳凰坪村第一批簽字同意搬遷的。平陸運河建設前,他的兒子黃鵬在廣東打工,因為持有低壓電工證,有關方面將黃鵬推薦給了項目施工單位。

黃鵬很珍惜運河給自己帶來的機遇。自從加入平陸戰隊,運河工地就成了他的“家”。

新時代群眾路線,走活了

有人說,征拆工作是“天下第一難”。

“確實難!”蒙芝源坦言,“你進群眾家的門,群眾喊你領導,那就難了�!�

為了做好群眾工作,他和隊友們總結了三步曲:消除對抗,心平氣和,結成“友仔”,“群眾把你當朋友,事就不難了�!�

對此,新福鎮新福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簡盧莎體會很深。她表叔十幾年前購買臨街地皮建樓,有鋪有房,日子過得很殷實。但是,因為處在運河必經之道,非拆不可。每天,她早、中、晚登門三次做工作,表叔就是閉門不見,還放出話來:“你是不是吃里扒外?!”

盡管心里很難過,簡盧莎仍鍥而不舍。實在沒辦法了,她說服老媽出面做工作,才打開“話匣子”。“親情牌”奏了效,簡盧莎再向表叔詳細講解有關補償政策。最終,表叔同意拆遷。

大道理群眾都懂,但具體到切身利益,誰都不能含糊。

簡盧莎說,搬遷戶最關心兩件事:一是補償多少錢?二是怎么安置?

在不突破政策紅線的前提下,只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比如,臨時安置租房補貼,可以按人頭補,也可以按拆遷面積補;70歲以上老人不便單獨租房,就集中租房臨時安置,提供志愿者服務;合理調整小城鎮規劃,為安置點建設排除障礙……

去年8月,新福鎮平陸運河征拆工作組加班加點,集中受理群眾拆遷簽約事宜。簽完字的當天,新福社區新寧街搬遷戶簡培成就收到了補償款,他說:“真是想不到,這么高效!”要是按平常流程,半個月左右才能兌現、到賬。

說情,說理,說法。新時代群眾路線走活了,黨員干部與群眾的信任建立起來了,“天下第一難”就不再難。

新福鎮黨委宣傳委員蘇思進帶著記者走街串巷采訪,來到黃仁發臨時租住的房子。

正值中午放學,黃仁發兩個孫子在客廳玩耍,看到蘇思進,甜甜地叫了聲“叔叔”。

黃仁發迎出來,笑著說:“老弟,又有什么好事呀?”大家儼然成了兄弟。

“我們就盼著運河快點修通。國家好,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黃仁發對記者說。

是啊。

記者頭腦中閃過在2號安置點看到的“幸福新城”四個大字。小區休閑廣場已擺放嶄新亮眼的兒童滑梯。不久,這里將充滿小朋友的歡聲笑語;再過幾年,運河上汽笛鳴響,巨輪穿梭。

那是多么幸福美好的圖景!

報紙版面截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