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綏訊 今年以來,扶綏縣著眼解決園區網格管理中黨組織缺失、網格黨員作用弱化等問題,將“支部建在網格上”的“黨建+網格化”模式延伸至園區,通過聯合組建、閉環管理、塑造品牌,實現園區“網格設置更科學、服務管理全方位、經濟發展高質量”的工作目標。
聯合組建,在園區一線設置網格。該縣科學規劃“園區網格化”管理,對工業園區網格進行統一實名編碼,把廣西中國—東盟青年產業園、南寧空港扶綏經濟區、廣西山圩產業園分別劃分為4個網格片區99個網格、8個網格片區97個網格、5個網格片區119個網格。全力推動“黨建網格化”,采取“單獨建”“聯合組建”形式,探索“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沖在火線上、作用顯在效果上”工作法,成立三大園區臨時黨委3個、臨時黨支部14個,以區域化模式推動園區黨建工作提檔升級,形成了“園區臨時黨委—網格片區臨時黨支部—網格員”的黨組織架構體系。協同推進“信息網格化”,三大園區整合高等院校、綜治、應急等部門力量,打造園區“e網格”。與桂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團隊合作,建立疫情預警數據庫、物資儲備數據庫、人才數據庫、信息數據庫等園區“四庫”,提高園區信息數據采集頻率。利用公安部門天網監控系統協助流調工作,采取視頻巡查、實時監控等監管措施,讓流調對象的行蹤“無所遁形”。結合園區線上窗口、智慧云服務、“零工超市”等平臺建設,線上線下擴大園區防疫工作知曉率和普及率,引導企業運用線上平臺足不出戶辦理業務。
閉環管理,推動服務事項落地。該縣全面推進黨建管理常態化,建立園區網格黨建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的運行機制,臨時黨委、臨時黨支部分別制訂“流程圖”和“作戰圖”,采取“網格吹哨、黨員報到、部門聯動”閉環式工作模式,明確責任、倒排工期、細化任務、分解到人,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辦、情在網中結”的園區網格服務常態化。全面推進服務模式多元化,推出“1+30+X”園區網格服務菜單,完善“一網到底”園區網格重點服務事項30項“動態更新”制度,通過“及時了解、基本完成、進度緩慢”三個等級情況進行督辦,推動“情況在網格一線了解、問題在網格一線解決”,實現園區網格服務事項全覆蓋。全面實行角色扮演機動化,臨時黨委、臨時黨支部召開現場會議40余次,推動網格長、網格黨員充當“一線三員”角色,即充當“一線招工員”,深化拓展“一戶一薪”提升行動,完成園區企業“點對點”招工2365人,保障企業用工1.5萬人;充當“一線護企員”,完成企業扶持資金、工程款等兌付9.89億元,申報13個項目專項貸10.53億元,新增服務業市場主體1128家,提供代辦服務1900件(次);充當“一線辦理員”,推進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15個、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64個、市級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111個,項目數量、質量以及投資完成率排全市第一。
塑造品牌,助推工業經濟騰飛。根據工業區域打造不同的特色網格黨建品牌,不斷凝聚產業園區發展合力,推動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廣西中國—東盟青年產業園聯合轄區8個黨支部,成立“企業綜合網格黨委”,創新建立“書記客商接待日”,完善網格服務企業月度會商制度、企業黨建網格季度評星制度、網格服務企業季度評星制度,助推園區經濟發展,一季度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16億元,同比增長26.68%。廣西山圩產業園設立“政策學用服務站”“網格連心服務站”“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等三個平臺,完成工業互聯網、一賬通平臺建設,實行每周一次政策學用工作培訓會、急需用工每日一推等,實現工作效能大提升,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41.07億元,同比增長41.88%。南寧空港扶綏經濟區探索推進“黨建孵化器”項目,打造產業發展的“紅色矩陣”,支持企業滿產達產,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35.39億元,同比增長53.82%。(林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