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扶綏訊(見習記者 潘立宇) 近年來,扶綏縣東羅鎮創新舉措,通過搭建平臺、推廣“一戶一表”用水模式、引進專業化公司運用管護,建設客蘭村岜香屯農業智慧灌溉社會化服務項目,著力破解農業用水“最后一公里”難題。日前,該項目在我市2022年堅果產業發展暨農業智慧灌溉社會化服務推進會上被作為典型模式推廣。
該鎮高度重視農業用水難題,引進客蘭村岜香屯農業智慧灌溉社會化服務項目,該項目初期規劃設計供水規模6萬噸/日,供水范圍為東羅鎮客蘭村、厚寨村,渠舊鎮中原村等,計劃利用1-2年在整體連片耕地面積8萬畝以上的農田全部安裝智能用水系統,解決當地群眾農業用水難題。
引進社會資金,搭建資金平臺。該鎮為解決縣本級財政資金有限難題,通過多個渠道,引進社會資本方投入資金450萬元,建設蓄水池1座、630千伏安變壓器、泵房1個,日抽水量可達3萬噸,可滿足約3000畝耕地灌溉。此外,為避免重復投入,造成資源浪費,東羅鎮與廣西華地水務有限公司合作,對客蘭村原有的“雙高”水利化項目進行規劃設計,著力破解“雙高”基地水利化項目“最后一公里”用水問題。同時,該鎮結合原有管道,優化設計,建設智能用水社會化服務項目,為破解群眾農業生產用水搭建資源平臺。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一戶一表”模式,將供水管網鋪設到田間地頭,農戶可根據需求自主申請安裝,支付2180元安裝費,即可由公司包干安裝水表箱、水表、閥門等配件。每個地塊地頭安裝獨立水表,農戶下載手機APP繳費后,即可在田間地頭取水灌溉,水費按1.2元/噸收取,自家水表自家管理,不受其他農戶影響。據了解,管護公司全天候自動化運行、遠程抄表,保障了后期運營的管護。截至目前,該鎮共安裝水表150個,每年水費收入約29萬元,年收益率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