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2021年05月26日 13: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童政 周驍駿 編輯:韋幸文 |
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八桂大地發生了滄桑巨變。如今,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更是主旋律。“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是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視察時,對廣西經濟發展提出的“四個新”總要求中的第一個。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廣西把準新方位、促進新跨越,從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入手,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助力廣西釋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在梧州市建設路興仁巷4號,有一棟三層的磚木小樓,這里是中共梧州地委舊址。192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廣西第一個地方組織——中共梧州支部建立,點燃了廣西紅色革命的火種。歲月流淌,紅色基因在梧州代代相傳。 梧州是廣西現代工業的發源地,廣西第一家玻璃廠、火柴廠、電池廠等均誕生在此。今天的梧州工業依舊充滿生機與活力。“十三五”期間,梧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比“十二五”末期增長79.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8家,總數量接近500家。梧州市工信局副局長甘露表示,“在‘十三五’期間,梧州市的工業經濟發展不僅實現了企業規模上的提升,更達到了高質量的發展,科技型、成長型、研發型的企業越來越多,這是梧州大力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堅定實施‘東融’戰略的結果”。 工業化是邁向現代化必須翻越的一座“山”。1958年,黨中央在柳州規劃了新工業區,為柳州播下了現代工業的種子。彈指一揮間,柳州現代工業已經走過63年輝煌的歷程。“當年那些新建的骨干企業、內遷企業和一些本地主要企業,已成為柳州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而如今的柳鋼、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全國工業500強企業,已分別是柳州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引領著柳州市工業的強健發展。”柳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陸銚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新興工業基地在廣西迅速崛起。例如,以鋁產業為主的百色鋁工業基地,以電子產業為主的北海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以石化產業為主的欽州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等,進一步壯大了廣西工業經濟規模。 目前,廣西已經打造了10個千億元級產業,食品、冶金、汽車3個產業年產值突破2000億元。到“十三五”末期,廣西傳統產業“二次創業”向中高端邁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等新產品從無到有,新能源汽車近3年來產銷保持成倍增長,增速居全國前列。 創新驅動賦能增效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廣西玉林市,一間以農機具加工為主的手工作坊建了起來,這就是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玉林泉塘工業社。如今的玉柴集團已然成為中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近年來,玉柴集團主打創新牌,在世界柴油發動機舞臺上獨占鰲頭。2020年,僅玉柴機器股份公司牽頭研制的新型節能環保國六發動機的全年銷售收入就達近50億元。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汽車銷量普遍收緊,位于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卻加快了創新的步伐,相繼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車型,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追捧。公司也成為全球小型新能源汽車銷量紀錄創造者,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受益于黨和國家的政策支持,廣西許多像玉柴、上汽通用五菱這樣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競爭力也越來越強。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廣西的科技事業從一開始的幾乎一無所有,到如今的整體科技實力顯著增強,也走過了一段漫長的歲月。1949年,廣西僅有4個簡陋的科研機構,科技人員不足100人。截至2019年末,廣西的縣及縣以上政府部門屬獨立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不包括轉制為企業的研究機構)共有168個,科研人員1萬多人。目前,廣西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88家,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九位,累計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重大技術項目112項,突破重大技術81項,獲得521個專利,新增產值159億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3倍,成為全國首批3個特色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之一。 “‘十四五’期間,廣西將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后端轉化’不動搖,繼續加大創新驅動力,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今年自治區黨委改革辦將《科技行動方案》作為重大牽引性改革舉措來抓。”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自治區黨委政研室(改革辦)主任郭忠志說。 深化改革激發活力 近年來,廣西先后實施了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出臺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推出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32條”政策措施等改革舉措。截至今年4月,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中各項目標圓滿完成,整體營商環境持續提升,多項營商指標辦理時間進入全國前列。 小米粉做成了百億元級大產業,柳州螺螄粉近年崛起成為網紅產品。為鼓勵地方特色產業發展,2019年8月起,螺螄粉產業實行“成本法”核定扣除,解決了螺螄粉企業擴大產能后,在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方面抵扣不充分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問題,行業增值稅平均稅負明顯下降,極大激發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活力。僅去年底到現在,柳州市就新增螺螄粉企業167家。截至目前,柳州市共有螺螄粉企業2100多家。 良好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廣西實有市場主體376.1萬戶,全年新增市場主體89.3萬戶,比上年增長47.8%,連續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21年,廣西將著眼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推出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實施廣西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三年行動等50項重大改革任務。”郭忠志說。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