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人民日報頭版關注|北海市鐵山港 向海謀發展 |
2021年01月03日 11:4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韋幸文 |
廣西鐵山港貨物吞吐量五年增長近六成 開放激活力 向海謀發展(“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人民日報》(2021年1月3日第 1版) 來自菲律賓的鎳礦、阿根廷的大豆、智利的木漿,從船上卸下。出口日本的豆粕、歐洲的電子設備、東南亞的卷鋼,有序裝船。隆冬時節,來到廣西北海市鐵山港,眼前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以前是人等貨,現在是貨等人。”鐵山港作業區門座式起重機司機蔡世君說。 鐵山港區委書記余興國介紹,鐵山港與98個國家和地區的218個港口有貿易往來。5年來,鐵山港貨物吞吐量從1310萬噸增長到2060萬噸,增長57.25%;集裝箱吞吐量從2萬多標準箱攀升至30萬標準箱。鐵山港臨海工業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從629億元增加到940億元。 發展向海經濟這篇大文章,鐵山港用心書寫。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察看鐵山港公用碼頭運營情況。“總書記勉勵我們‘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樹立和展示當代工人階級良好形象’。總書記熱情洋溢的話語,使在場每個人都深受感染。”當時的情景,蔡世君記憶猶新。 2009年12月30日,鐵山港宣布開港,當時海中還泛著漁排。2010年,鐵山港全年貨物吞吐量約120萬噸。近年來,港口建設提速。2017年9月驗收開放了兩個15萬噸級泊位,現有6個泊位達到年設計吞吐量1964萬噸的規模。2020年12月底,又開建兩個10萬噸級泊位。 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被打通。2020年4月16日,鐵山港進港鐵路專用線開通,鐵山港鐵路正式并入國鐵網絡。通車后,貨物物流成本每噸可節省6元。如今,八車道的向海大道,直通鐵山港的火車專線,成為貨物進出港口的交通動脈,為鐵山港發展按下“快進鍵”。 港口硬件完善了,營商環境也得到持續改善。 廣西川化天禾鉀肥有限公司年產48萬噸優質鉀肥的項目,從調研洽談到完成項目選址,僅用3天;從調研到進場施工,僅用40天。 “我要給這里的營商環境點贊!”公司總經理肖斌介紹,施工時,一條長500米、寬10米、深8米的沖溝橫亙在現場,雨季即將到來,若盲目回填會增加上游洪澇風險,一時間工程面臨停擺困境。鐵山港區項目幫辦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廖園等馬上深入現場協調,各方積極配合。“沖溝入口與不遠處的排水干道一貫通,沖溝就能安全回填了。”廖園說。 鐵山港區項目幫辦服務中心成立于2018年,專為進駐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從選址到供地,再到報規報建,項目幫辦服務中心會聯系相關職能部門開通綠色通道,細化項目建設“一張表”,利用網上辦理系統,簡化壓縮審批流程。廖園介紹:“在鐵山港,開辦企業所需的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等事項,均實現了一網通辦,辦結時間由0.5個工作日提速為一鍵審批。” 5年來,鐵山港港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從18.2小時減少到1.36小時,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從125.1小時減少到32.02小時。 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5年來,鐵山港區新開辦企業805戶,新簽約項目178個,總投資5188.46億元。 “2020年3月,首批不銹鋼卷從鐵山港順利出口海外;7月,單月出口訂單量突破1000噸,出口產品種類也在增加。”落戶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的廣西北部灣新材料有限公司營銷員陳超群期待,未來公司能有越來越多的商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