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廣西東蘭:“易地搬遷+扶貧車間” 助力瑤族鄉脫貧 |
2020年04月26日 16:00 來源:央視網 編輯:李香瑩 |
央視網消息:來關注脫貧攻堅的進展。三弄瑤族鄉是廣西東蘭縣下轄的唯一民族鄉,這里高山險峻、植被稀少,村民要想掙錢主要靠外出打工。在易地搬遷扶貧政策落地后,村民們搬出大山,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就業,通過“易地搬遷+產業”的模式,實現脫貧。 正在生產線上巡視的這名工人是羅小紅,原來是東蘭縣三弄瑤族鄉深洞村深洞屯的村民,該村995人,貧困人口就有649人,2015年人均年收入只有不到2000元,貧困發生率為61%。 2016年,隨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落地,羅小紅一家搬到了離縣城不遠的向陽新區移民安置點,告別了世代生存的大石山區。當地這樣的扶貧安置點有27處,共有2541戶9831人入住。 搬離大山,生活方便了,但貧困戶們能做些什么呢?為了貧困戶能有工作、防止返貧,近年來,東蘭縣積極引進外資,并利用對口幫扶的契機從深圳引來企業。從粵港澳大灣區接訂單,原材料運到東蘭的扶貧大車間,先完成機器部分工序,再把半成品運到東蘭13個鄉鎮149個村的小車間完成手工部分。 車間有了,崗位有了,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農民們參加崗前培訓,轉型為“新產業工人”。與此同時,為持續提供人才,東蘭縣還建設了一個職業技術學院與技能培訓中心,做到了讓搬遷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可致富”。 羅小紅:我(一個月)能有2500塊錢左右,之前我們在老家一個月可能都沒有1000塊錢的收入。(現在)可以滿足我小孩兒上學的生活費,而且我自己的零花錢都可以(有)。我非常感謝他們。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