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0日訊(記者 許諾)日前,方正剪紙、青岡糖塑等龍江非遺項目走進校園和武警中隊,非遺傳承人們現場演繹活靈活現的技藝,現場觀眾連連叫好,孩子們大呼神奇。一把剪刀在紙上“輕舞”,張張手工紙在她的手中被賦予“生命”,上演精彩精彩一幕。非遺傳承從“幕后”走向“臺前”,講述城市歷史,提升城市知名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為非遺保護工作和優秀傳統文化邁向國際化、品牌化、產業化打牢基礎,努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青岡糖塑技藝:校園里再放異彩
記者從青岡縣了解到,為了提升中小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讓孩子們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綏化青岡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僅糖塑技藝項目就在一年時間內走進校園20余次。
在課堂上,學生們通過傳承人的講解了解糖塑技藝的歷史文化淵源,制作和參與體驗等多個環節引領孩子們領略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浸潤孩子們的心靈,提升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意識。在孩子幼小心靈里種下了熱愛和傳承傳統文化的種子。
方正剪紙:展現非遺魅力打造城市名片
方正剪紙是根植于黑土地上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細膩流暢的剪法讓作品形神兼備、自然靈動,1993年方正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剪紙藝術之鄉”,2008年方正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這片藝術熱土上,涌現出了眾多的剪紙藝術家。
為滿足百姓文化需求,近日,方正縣文化館開展了方正縣文化館、剪紙館開展“結對子、種文化”、紅色輕騎兵文藝小分隊下基層輔導活動,來到當地武警中隊進行現場剪紙培訓活動。
據方正縣剪紙館館長曲英紅介紹,剪紙是方正的傳統文化,要讓剪紙藝術一代代傳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方正剪紙。此次活動的舉辦將提高方正縣文化志愿者的業余愛好水平、豐富群眾們的業余文化生活。